2017年4月,團縣委在全縣組織開展了“武山縣第二屆農村青年脫貧致富帶頭人”評選活動。活動啟動以來,通過單位推薦、逐級評選、征求意見、實地考察、審核把關、網絡投票、組織評審等環節,最終評選出了毛邵強等10名同志為“武山縣第二屆十大農村青年脫貧致富帶頭人”,5月2日,在紀念“五四”運動98周年暨建團95周年大會上,為他們授予了“武山縣第二屆十大農村青年脫貧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為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充分發揮先進模范示范引領作用,大力弘揚創業致富精神,凝聚脫貧攻堅正能量,在全縣營造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輿論氛圍,從今天起依次在武山政府網站對“武山縣第二屆十大農村青年脫貧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進行系列報道,集中宣傳他們扎根基層,奉獻青春,帶領群眾奔小康的精神風貌,進一步促使全縣青年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投身于脫貧攻堅,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武山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棟梁,生于1986年8月,現年31歲,大專學歷,200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6月任楊河鄉廣元村村委會主任。自任村干部以來,勤勞刻苦,盡職盡責,不斷拓展發展思路,特別是依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帶領群眾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當歸、柴胡等中藥材種植產業,建立起來廣元村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廣元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全村900多人,有耕地面積1434畝,主要經濟作物為蠶豆,但隨著近幾年外出務工人數增多,種植面積及產量一直提不上去。為突破村民種植收入瓶頸,增加村民種植收入,王棟梁走訪農業產業培育相關人士,千方百計,尋找廣元村產業發展新路徑,替代傳統的蠶豆種植產業。通過調查市場需求,咨詢農業專家,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及自然條件,研究制定出發展當歸、柴胡等中藥材種植的新思路。

下定決心后,他深入群眾,向廣大群眾宣傳當歸、柴胡等中藥材種植前景,并積極帶頭開展調整產業結構,宣傳動員群眾進行中藥材種植土地預留。2016年,他帶頭種植中藥村10.7畝,帶頭調整產業結構,當年當歸種植就獲得了豐收,賣出了好價錢。其他村民看到他成功的種植結果后,紛紛向他學習,跟他搞起了當歸、柴胡種植,2017年廣元村已形成了千畝當歸、柴胡種植園。
為不斷提升中藥材種植的水平,實現科學種植,增加種植收入,吸引更多農戶加入到中藥材種植的行列,他積極聯系新強技校、縣農廣校,對中藥材種植戶進行專業的當歸、柴胡中藥材種植培訓。通過他的不斷宣傳和引導,目前,楊河鄉廣元村已種植當歸、柴胡等中藥材一千多畝,年產值達300萬元。

此外,面對自然村出行難的實際,他積極向上級部門單位爭取項目支持,發動本村創業成功人士捐資修路,在他的帶領下實現了直溝至馬場2.8公里道路硬化,徹底解決了39戶158人的出行難問題,改變了直溝與馬場兩組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