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企業優勢 凝聚脫貧合力
武山縣民營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條條扶貧公路記載著脫貧攻堅的艱辛,一場場培訓承載著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
近年來,武山縣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幫扶“三位一體”推進脫貧攻堅,在全面加強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創新方式,打通渠道,扎實開展企業助推脫貧攻堅行動,大力倡導社會扶貧,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社會力量積極投入脫貧攻堅,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發揮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形成脫貧合力,有力地加快全縣脫貧進程。
強領導,動員企業形成脫貧合力

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在企業助推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決勝脫貧攻堅戰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民營企業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希望廣大企業家積極參與到全縣脫貧攻堅的實踐中來,與縣委、縣政府和貧困村一道,和衷共濟、齊心協力,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武山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武山縣企業助推脫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確立了指導思想,明確了任務目標,成立了企業助推脫貧攻堅協調領導小組,組織召開了全縣企業家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座談會,并印發《企業助推貧困村脫貧攻堅倡議書》,動員全縣廣大企業家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行動。民營企業代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大力培育富民產業,形成幫扶合力,助推脫貧攻堅。武山通濟牧業、金隴農副產品等企業舉辦貧困戶技能培訓班10多期,培訓貧困群眾1550人次。23家企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返鄉農民工、殘疾人、離校未就業大學生搭建就業平臺,提供就業崗位800多個,就業幫扶資金3036萬元。組織開展“百企幫百村”、“圓夢助學”等活動,確定中乾市政工程、金隴公司等十家企業定點幫扶溫泉鎮小南村、馬力鎮石峰村等10貧困村,捐贈物品合計折款193萬余元,有效的推進了貧困村和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抓特色,產業聯動增強內生動力
武山縣積極引導非公企業以產業幫扶為重點,把企業的資金、技術、市場優勢與貧困村、貧困戶的土地、勞動力資源有效結合,與貧困村結成了幫扶對子,發展特色產業,形成優勢互補,通過引進技術、引進信息和開拓市場等多種途徑帶動扶貧戶增收,真正做到讓貧困戶在產業項目發展中實實在在受益,變“輸血”為“造血”,確保精準脫貧實效。

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結合行業實際,在產業幫扶中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助推特色產業的發展。洛門蔬菜批發市場主動將響河村列為定點幫扶村,鼓勵貧困戶種植蔬菜,利用自身農貿市場的優勢,無償提供蔬菜經營攤位給貧困戶,對全村種植的蔬菜由市場負責經銷,真正發揮龍頭企業的資源優勢。并積極改善幫扶村基礎設施,資助貧困大學生實現大學夢,在脫貧攻堅送溫暖活動中為貧困戶發放大米、棉被等生活用品,全力助推脫貧攻堅。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精準脫貧工作,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回饋社會,充分發揮了龍頭企業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搭橋梁,技能培訓引導就業創業
武山縣持續深化農村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瞄準貧困戶技能培訓需求,按照“公司+培訓+基地+就業”模式,由幫扶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并在公司生產基地實習,不斷提升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并根據企業工種需求,招收一定數量的貧困村農民到幫扶企業就業,實現“培訓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綜合效益。

在縣委、縣政府的倡導下,民營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發揮各自的優勢資源,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武山縣睿紳服裝有限公司依托旗下的服裝技校、職業介紹所等資源優勢,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為武山縣職校,山丹鎮蘇家咀、任家山小學,鴛鴦鎮焦寺小學捐贈冬季校服160多套;積極響應“三免費”政策,培養實用技術人才3.5萬多名,每年為天津、江蘇、浙江等地輸出勞務人員1000多人。同時,公司累計開辟了就業崗位50多個,安排了15名貧困人員在校就業,輸轉農村剩余勞動力500多人,幫助貧困戶創業增收。2017年開展精準扶貧實用技能、創業等培訓,累計培訓學員3611人次,有效提高了貧困戶就業創業技能。
解難題,愛心捐贈助推脫貧攻堅

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不忘初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回饋社會,自覺承擔起實現脫貧攻堅的重任,把參與脫貧攻堅作為履行責任、回饋社會的善行義舉,奉獻愛心,盡企業所能,走進貧困村和貧困戶結對幫扶,在提供資金物資、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富民產業發展、改善農村基礎條件等方面積極作為,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就醫、就學、住房等最需要、最迫切的問題,助力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攀窮親、結困友”,情注貧困山區的發展。多年來,武山中乾市政公司為幫扶村溫泉鎮盤坡、小南等村,累計投入資金120多萬修路及文化廣場,解決了盤坡、小南兩村出行難問題;捐資32.3萬元改善盤坡小學的基礎設施,以實際行動幫扶貧困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2017年,投入31.6萬元為兩戶特困戶修建了住房;為20多戶貧困戶送去棉被、毛毯等生活用品,累計金額達4萬元。

扶貧扶志扶精神,拔掉窮根挪窮窩。如今,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通向偏僻山村,路修好了,房子建起來了,自來水接上了……這都得益于武山縣委、縣政府扎實推進扶貧攻堅取得的新變化。(通訊員 李亞平)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