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廣平固定鋼籠)
7月1日夜間至7月2日上午9時,武山縣普降暴雨,境內渭河、大南河出現特大洪水。而當洪水順著渭河和大南河奔襲而來時,武山縣洛門鎮孟家莊村黨支部書記謝廣平早已組織群眾撤離到了安全地帶,并做好了搶險救災的準備。
由于渭河、大南河都流經孟家莊村,防汛這根弦始終在謝廣平的腦子里繃得很緊。連日來的大雨,讓他十分擔心。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并且和幾個村干部輪流值班。
7月1日,在收到暴雨災害預警后,謝廣平第一時間把消息通知到了每家每戶,并指導大家做好撤離準備。
“我們村歷史上就發生過特大洪災,群眾受災嚴重,我不想再讓群眾受災。”謝廣平說。
由于撤離及時,村民們都平安無恙。
7月2日上午9點,洪水瞬間暴漲,孟家莊堤防出現塌方,直接對交通大動脈310國道、武山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孟莊村350畝設施蔬菜示范園造成嚴重威脅,抗洪搶險形勢異常嚴峻。
災情就是命令。洪災發生的那一刻,謝廣平當即意識到危險性和嚴重性,二話不說拿起鐵鍬就往河堤上趕,看到河道上漲的洪水,他心急如焚……

(孟莊村群眾抗洪搶險救災)
謝廣平一邊迅速向鎮黨委、鎮政府匯報險情和周邊受災情況,一邊組織發動群眾立即投入搶險。
然而,被洪水沖毀的堤防面積不斷在擴大,原本準備好的搶險物資很快就用完了,洪水還是沒有堵住。情急之下,謝廣平跑回家,將自家蓋房子用的鋼架鋼管拆下來,直接拉到搶險救災現場,用于堤壩搶險。
看到這一幕,群眾紛紛將自家的農用三輪車、皮卡車、鐵絲、鉗子、鎬頭等貢獻出來用于救災。
在投放6000多斤重的鋼籠時,為了準確固定鋼籠,謝廣平不顧個人安危,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只身坐在挖掘機的鏟斗內,在塌方斷面上懸空作業,下面就是2米多深的洪水,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他捏著一把汗。就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他冒著生命危險,順利完成了鋼籠的準確固定。
經過整整6個小時的搶修,塌方的堤防才被沙袋徹底圍起、筑牢。
面對災難,謝廣平就是孟家莊村群眾的“主心骨”。“有他在,洪水來了我們也不怕!”村民們說。
7月4日中午,就在干部群眾把干饅頭當午飯時,謝廣平和妻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各自抱著一箱西紅柿放到大家跟前,聲音沙啞地說:“這兩箱西紅柿是我自己種的,大家就著饃饃吃上一點,吃完了咱們繼續干……”在場的干部群眾無不為謝書記的真誠所打動。
搶險救災現場,謝廣平連續奮戰4天4夜,餓了就啃一包方便面,渴了就喝一口礦泉水,累得實在熬不住了就在路邊的簡易帳篷里休息幾分鐘。他先后組織黨員干部群眾500百多人次,開展集中護堤10余次,最終武山大道孟莊段險情得以控制、公路得到保護、農田避免了水毀。
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嚴重受到威脅之際,謝廣平義無反顧,沖鋒在前,為群眾撐起了一片天,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自2003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工作成績突出,多次獲得縣、鎮兩級“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記者 白德斌)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