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武山縣山丹鎮賀店村,志愿者令五英正忙著為村上的老人整理床褥和衣物。“村婦聯每周組織我們在農閑時幫扶村里的特殊困難群體,鄰里互助的同時還能積攢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大家積極性都很高。”令五英一邊忙碌一邊介紹。這一溫馨場景,正是武山縣依托東西部協作力量推廣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發揮實效的縮影。

走進山丹鎮賀店村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清潔劑、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擺放整齊,積分兌換規則清晰可見,工作臺賬規范詳實。超市負責人介紹,這里推行“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模式,不僅是兌換物品的平臺,更與“最美家庭”評選、“美麗庭院”創建、婚姻家庭矛盾調處等工作深度融合,鼓勵婦女群眾和家庭通過文明行為、善行義舉積累榮譽積分,用積分兌商品、得褒獎,引導大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文明新風在村里落地生根。

“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是武山縣2023年借助東西部協作幫扶資源的新舉措,如今已在全縣“遍地開花”。超市以“表現換積分、積分換物品”為核心,將積分獲取與文明行為、志愿服務緊密掛鉤。無論是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還是幫扶特殊困難群眾,或是在汛期協助宣傳防汛知識、調解婚姻家庭矛盾,都能累積相應積分。每季度,村民可憑積分到超市兌換清潔劑、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既補貼了家用,又讓參與公益的成就感滿滿。

“既能幫到別人,又能換東西,這事特別有意義。”龍臺鎮馬年村的楊紅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堅持每周參加“一愛一為”志愿活動,尤其是在汛期,積極協助村干部入戶,宣傳防汛知識,慢慢積攢下了130分,近期用積分兌換了晾衣架。

“積分超市激發了婦女群眾的積極性,大家在各項工作中主動往前站、搶著干,用小積分‘兌換’出了鄉村大文明。”龍臺鎮婦聯副主席蘇秀表示。

2023年以來,武山縣共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30萬元,為全縣15個鄉鎮的40個“巾幗家美積分超市”補充貨品。如今,“巾幗家美積分超市”已成為群眾互學互比互促的新平臺,積分兌換則成為抵制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的新渠道。小小積分正持續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在武山縣“兌”出了向善向好的文明新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