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鐸率團在武威觀摩項目時強調
鍥而不舍抓項目
努力推動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
甘肅日報武威6月17日訊(記者呂寶林徐錦濤)6月16日至17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林鐸率中部片區觀摩團在武威市觀摩項目建設并主持召開項目建設點評會。他強調,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統領,搶抓國家政策機遇,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發揚鍥而不舍精神抓項目,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努力推動實現武威經濟社會的協調快速發展。
觀摩團集中觀摩了武威市的14個項目。其中,甘肅綠潤超大口徑PE管材及甜高粱收割機生產線、中鋼耐火天祝公司等10個項目都是工業項目。林鐸詳細了解項目進展、技術創新、產品營銷、市場開拓及輻射帶動等情況,對項目建設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要依托優勢資源,貼近市場、貼近原料,全產業鏈招商,持之以恒引資,多引進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的大項目好項目,形成規模集聚效應,構建新型工業體系。
武威市近年來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率先建成甘肅(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中歐班列“天馬號”實現常態化運營,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建設進展順利,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和武威進境木材檢驗檢疫集中監管區獲批并開工建設,吸引了一大批外向型企業在武威安家落戶。林鐸一行實地考察了甘肅路斯公司年產1.8萬噸寵物食品研發生產銷售及進出口貿易一體化、甘肅華一家具等外向型項目實施情況,他強調,要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發揮武威區位和通道優勢,不斷擴大向西開放,充分利用保稅物流中心、國際陸港等平臺,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大力引進和培育進出口企業,為武威及全省向西開放提供有力支撐。
古浪綠洲生態移民扶貧產業基地,榮華現代綠洲生態移民·農業產業化基地牛產業科技示范園及乳制品廠等農業項目,將易地扶貧搬遷與生態保護、新型城鎮化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多元效益明顯。林鐸認真聽取有關情況介紹后指出,武威市在扶貧攻堅上思路好、力度大、效果明顯,特別是依靠本地民營企業,創新扶貧體制機制,堅持市場化運作,既“挪窮窩”、解決貧困群眾的生存問題,又“拔窮根”、解決生產致富問題,對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觀摩團還觀摩了武威市高速公路建設、熱電聯產、甘肅建投裝備制造及貨運銷售產業園、智能電梯生產線、武威職業學院擴建等項目。
在隨后舉行的點評會上,觀摩團成員聽取了武威市項目建設情況匯報并認真進行了點評。林鐸強調,武威市要繼續發揚鍥而不舍抓項目的精神,進一步強化創新理念,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集中力量打造主導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內涵和質量效益,著力構建多元發展、多級支撐的產業體系;深入貫徹中央“科技三會”精神,用足用好國家政策,強化投融資支持,鼓勵企業通過創新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做強做大;堅持種養加一體化發展,精心謀劃實施一批加工能力強、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鏈延伸項目,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帶動城鄉居民增收;創新人才機制,辦好職業教育,引導鼓勵優秀人才到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工業園區和各類企業服務,提升項目建設和企業管理水平。
林鐸強調,要強化協調理念,繼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以城鄉融合為切入點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結合“下山入川”生態移民工程,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轉移為城鎮居民,努力讓更多農民過上市民生活;堅持新型城鎮化與產業培育相結合,因地制宜引進建設一批高新產業項目,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農民轉移就業和外出務工能力;進一步完善路、水、電、供熱等基礎設施,統籌布局學校、醫院、文化體育設施,著力改善群眾就醫、上學條件,不斷提高城鎮公共服務水平。要強化綠色理念,著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緊緊抓住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排放量;深刻汲取有關教訓,把好環保關,劃定生態紅線,做好環評審批,嚴格落實環境準入制度;加強監管,做好環評追蹤考核,加大依法處罰力度,強化企業環保意識、自律意識。要強化開放理念,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統籌推進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建設,完善服務功能,積極構建以出口導向型為主的產業體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配齊各種要素,做足陸港文章,努力打造功能完備、要素聚集、運行高效、輻射帶動力強的國際陸港;著力提升“天馬號”中歐班列運營水平,優化物流服務,擴大對外貿易規模,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要強化共享理念,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緊盯脫貧攻堅“一號工程”,竭盡全力補齊發展短板;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加大教育、醫療、養老、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投入,促進就業創業,持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和公益性項目要更多向貧困地區、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傾斜;關心關注城鄉低保人口、老年人、農民工、失業人員和大學畢業生等特殊人群,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省領導虞海燕、孫效東、張津梁、路志強,省政府秘書長張生楨及觀摩團成員一同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