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東峽水庫歡聲陣陣,人聲鼎沸,,張家川縣東峽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開工儀式在這里舉行。
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智,市政協主席馮沙駝,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馬湘賢,市委常委、副市長柴金祥、陳偉,市人大副主任申積來、劉超,市政府副市長楊維俊、蕭菡、郭奇若,市政協副主席魏來全,市長助理彭鴻嘉,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張家川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以及工程建設者和當地附近群眾參加了此次儀式。
張家川東峽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概況
張家川縣東峽水庫位于我縣后川河支流南河上游,距縣城東北6公里處的峽口村,擔負著下游縣城、2個鄉鎮、9個村、5萬多人、2萬多畝耕地的防洪安全和1.7萬畝耕地的灌溉及向縣城企事業單位、居民的供水任務,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農田灌溉、縣城供水、發電、旅游的小型水庫。水庫于1958年開工建設,后經1970年、1982年改建加固。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64.8km2,總庫容520.8 萬立方米。水庫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由大壩、瀉洪洞、輸水洞組成。大壩為黃土均質壩,大壩高41.6 米,壩頂長186米,寬4.4 米。水庫自建成運行以來,發揮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
張家川縣東峽水庫通過多年的運行,已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2002年9月被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鑒定為三類病險水庫。為了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最大限度的發揮水庫作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東峽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作為重點爭取建設項目,通過不懈的努力,2003年3月,省水利廳對工程設計作了批復。工程總投資1010萬元,其中中央水利建設資金670萬元,省級配套102萬元,市級配套102萬元,縣財政配套136萬元。計劃于即日開工,2008年10月竣工,建設期限一年。該工程建設方為甘肅省水利水電工程局,監理方為甘肅省中東水利水電工程監理咨詢中心。
工程建設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加固壩體。在壩頂高程寬度不變的情況下,放緩上游壩坡,對上游壩坡設混凝土防滲墻,下游壩坡進行培厚處理。二是在壩體右岸新建圓形壓力輸水洞一座,并在輸水洞進口設一孔檢修閘門。三是對泄洪洞進行全斷面固結灌漿加固處理,更新工作閘門及螺桿式啟閉機。水庫加固后總庫容和防洪標準不變。
張家川縣東峽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是我縣城鄉水利防洪減災重點項目,也是一項民心工程、社會工程和安全工程。工程完成后,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它不僅提高了水庫運行的安全系數,有效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其運作效能也將得到極大提高,而且使我縣擁有更可觀的水資源資本,充分滿足全縣日益增長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需求。同時也提高了縣城競爭力,在招商引資、引進大項目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必將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張家川發揮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作用。我局作為該工程的主管部門,將嚴格按照工程設計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監管,搞好服務,確保該工程順利建設,早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