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中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即。自即日起,開辟“張家川縣第十二次黨代會宣傳專欄”,分別在會前、會中、會后開設“喜迎黨代會 推動新跨越”、“黨代會進行時”、“落實黨代會精神 加快新張家川建設”三個欄目,全面展示張家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矚目成就,宣傳第十二次黨代會所確定的奮斗目標、工作任務和工作措施,努力營造團結、向上、奮進、熱烈的宣傳輿論氛圍,為加快張家川建設步伐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縣領導與15鄉鎮長參觀花園村)
花園村,沿古關隴大道由陜入甘的第一個小村莊,隸屬張家川縣馬鹿鄉。記者一行到達花園村時,適逢秋雨新晴,空氣清新,視野澄明,天分外藍,水分外碧,山分外青,真是花園一樣如詩如畫的村莊。
聯絡并迎接我們的人叫王三信,是花園村的黨支部書記,大約四十七八歲,有著山里人常有的憨厚,很熱情地將我們迎進了一個叫“云鳳山農家樂”的院子。這是王三信自己開的農家樂,他說,縣鄉引導花園村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發展旅游業,動員村民們興辦農家樂,可是多數村民們對此尚有疑慮,作為村支書,他就帶頭搞起了農家樂。村上計劃先發展10家農家樂,除了已開張的兩家,另有3家正在積極地做著開業準備,其余5家也同意搞。

(花園村農家樂)
話題就此展開。談起正在被他推動著前進中的農家樂計劃,這個老實巴交的村支書激動得眉飛色舞。只喝了一杯茶,他就帶著我們到鄉村里走走,并將正在搞的,或者計劃要搞農家樂的人家一一指給記者。
“聽說為了讓村民們自愿發展旅游業,開辦農家樂,你自費兩次帶人去麥積區后川村考察,讓村民們轉變觀念,為什么?”
“做為花園村的黨支部書記,我急著想讓花園的每一個人都富起來啊!”
“那么你確信發展農家樂能幫花園人致富?”
“怎么不?守著這么好的山水風光,農家樂一定能搞成的,就看你搞不搞。就拿我來說,從去年搞起農家樂到現在大概一年多,確實還是有效果的,見笑就比哭強!”
“那你不怕大家都搞起來了,影響你的收入?”
“我就想讓大家一起致富,要不還算個村支書嗎?再說了,不是有這么個說法嗎,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只有讓花園村的農家樂形成了規模,像后川一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只有兩三家,人家來了往哪住啊?”
花園村支書的見地和胸懷,還真不一般呢!

(花園村修葺一新的文化墻)
從村里出來,王書記說,要不,去看看草原吧,那是張家川的草原,也是咱花園村的草原!
碧綠的草場,茂密的森林,從車窗外飛快的掠過。王書記突然喊停車。下了車,王書記指指前方說,再往前,就是人家隴縣的草原了。
順著王書記的指點,我們看見前方的草原上,蒙古包及各種式樣的建筑聚集在一起,恍若真到了內蒙古大草原,跑馬場,滑草場,纜車,滑索,都有人在活動,再看看我們美麗的草原,美麗得寂靜無聲,只有幾匹馬在安靜地吃草。
王書記說,要是雙休日,人更多。他們的地方住不下,就到我們的農家樂來吃住。說這話時,王書記明顯有點失落與無奈。
王書記說,咱去玩玩,我請客。
我們說,等等吧,等到我們自己的草原有這些游樂項目的時候,一定讓你請客。
王三信高興地說,那還用說,到時一定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