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召開的中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全面總結了張家川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科學謀劃了今后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動員全縣干部群眾奮力趕超發展,為加快建設文明、富裕、和諧新張家川而努力奮斗。
記者在剛剛結束的黨代會上了解到,黨代表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過去的五年里是張家川經濟發展最快、民族團結最好、民生改善最大的五年。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2億元,增長1.3倍;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57億元,增長94%;財政收入1.3億元,財政支出12億元,均增長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億元,增長8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億元,增長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2860元,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0元,增長1.5倍。
回顧過去成績斐然,展望未來豪情滿懷。今后五年,張家川縣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依托天水、聯接平涼、融入關中、特色領先、乘勢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圍繞“五大目標定位”(把張家川建成全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示范縣,中國西部清真食品城,甘肅省精密鑄造產業化基地,隴東南畜牧大縣,關中—天水經濟區特色旅游區),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張家川縣第十二次黨代會描繪出今后五年預期目標是: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縣區排序中持續前移5位,在全省自治縣中處于中上水平,經濟更快增長,發展更具活力,特色更加鮮明,生活更加殷實,社會更趨和諧。
為實現以上奮斗目標,據悉張家川縣將走好五條路子:即堅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產業化建設為核心,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地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堅持以園區建設為平臺,以招商引資為抓手,著力培育“四大產業”,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的路子;堅持以優化環境為前提,以強化扶持為動力,大力推進商貿業發展,堅定不移地走全民創業的路子;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大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堅定不移地走城鎮帶動發展的路子;堅持以教育為基礎,以科技為先導,大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堅定不移地走科教興縣發展的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