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基層解難題 創先爭優促發展
張家川縣“四注重四突出”破解難題打造群眾滿意工程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立足民族地區實際,突出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扎實開展破解難題主題活動,著力打造群眾滿意工程,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注重調研排摸,突出破解重點。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始終把破解難題作為檢驗創先爭優活動能否取得更大實效的重要標志,全縣各級黨組織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天水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張家川縣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契機,以“黨員干部下基層訪民聲促發展”活動為實踐載體,緊緊圍繞制約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扎實開展調查研究,認真分析梳理排摸,分層分領域篩選確定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h級層面從科學發展、改善民生和社會管理等方面入手,確定了土地管理、融資問題、城市管理、建設質量等4個重點難題。15個鄉鎮從各自實際出發,對照發展目標和群眾訴求,確定了59個急需解決難題。64個縣直部門及駐縣市屬各單位,把創先爭優與中心工作結合、與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結合,確定了235個難題,為破解難題活動順利推進夯實了基礎。

注重責任落實,突出組織保障。張家川縣按照破解難題工作的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注重責任落實,強化工作措施,為難題破解提供保障。各級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組長作為破解難題的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牽頭抓總的職責,帶頭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幫助指導基層單位破解難題。對確定的難題認真分析原因,找準癥結所在,逐一制定了具體的破解方案,列出推進步驟,明確任務重點,集中進行破解。實行目標管理,通過靠實責任主體、建立工作臺賬、細化整改任務、規定辦結時限、做出公開承諾等方式,動員引導廣大黨員和干部積極參與到破解難題主題活動中來,確保件件能破解,事事有人抓。全縣建立領導包抓指導、雙月報告制度、實地督查考評、重點跟蹤問效等工作機制,及時掌握破解難題進展情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推動工作落實。
注重統籌推進,突出上下聯動。破解難題主題活動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實施的原則,在全縣已全面開展。堅持全局性難題縣上協調破解的原則,對縣級層面提出的重點難題,分別確定國土資源局、工信局、綜合執法局、住建局等四個單位牽頭,統籌協調,各相關單位發揮職能優勢,相互配合,全力破解。按照各單位歸口,全縣確定9個領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指導機構,負責指導本領域(系統)破解難題活動的開展,形成了上下貫通、各級聯動、狠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鄉鎮、各單位針對各自確定的難題,由主要領導牽頭集中力量破解;對依靠各自的力量一時難以解決,需要上級部門協助破解的難題,及時進行溝通協調,研究對策措施,共同進行破解,推動難題按期得到解決。
注重服務基層,突出幫辦實事。各鄉鎮、各單位在破解難題中,始終將服務基層、促進發展,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劉堡鄉在全鄉共建垃圾收集點21處,為18個村配備了垃圾清理員,扎實破解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難題。馬鹿鄉從提高群眾法律知識、發展意識入手,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強化管理措施,有效解決轄區地處林緣區,農牧矛盾突出的問題。木河鄉、胡川鄉制定了發展大棚蔬菜、脫毒馬鈴薯、中藥材種植等優勢產業的具體舉措,重點破解農業產業化結構單一難題。龍山鎮將信訪、基礎設施建設、農機路修建等作為需要重點破解的難題,細化工作措施,鄉村聯動協作,全面展開破解。農工部針對惠農政策落實問題,林業局針對強化森林資源管護問題,農業局針對農業“四帶”建設問題、畜牧局針對提升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問題,分別進行探索和破解,有效提升了全縣涉農工作水平。工商局力爭在年底實現新注冊商標5個,爭創省級著名商標1個,破解全縣注冊商標總量少的難題。環保局將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確定為需破解難題,竭力消除環境安全隱患。衛生局全面啟用已建成的29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并開工新修建45座,有效破解農民看病就醫條件簡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