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河道綜合治理系列報道之三
張家川河道專項整治成效明顯

平整河床
張家川縣河道項整治活動開展以來,牢牢把握“堅決查處非法采砂行為,規范合法經營,有序推進市場運作,著力完善長效管理”的原則,以敢打硬仗的決心,務求必勝的信心,對清水河、后川河、樊河等3條流域,涉及張川、龍山、恭門等9鄉鎮和天平鐵路及莊天二級路沿線河流進行重點整治,專項整治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是準備充分,有的放矢。根據《張家川縣河道整治實施方案》的要求,張家川縣制訂了針對性、可操作性很強的河道整治清理清查表、清理清查整治方案、驗收細則等,并及時發放到工作隊員手中,使參加整治的工作人員及時掌握相關信息,明確整治內容、確定整治形式,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確保專項整治活動有序、有力、有效推進。
二是堅決取締非法采砂。非法采砂問題,是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也是這次專項整治活動的重點。對此,張家川縣在準確掌握非法采砂活動規律的基礎上,采取果斷措施,集中時間、集中力量,主動出擊依法予以打擊。對查獲的“三無”采砂場,一律依法予以取締和關閉。特別是對違法采砂造成河道險情以及毀壞防洪工程設施的,責成有關責任人采取補救措施,及時進行回填、疏通、修復,同時依法嚴肅查處。

回填河道
三是大力整頓違規采砂。對已審批的規范管理。一旦發現超深超范圍開采、近堤凹岸開采、廢棄渣亂堆亂棄等違規行為,立即予以限期整改,破壞耕地的立即恢復。對到期的采砂場不再予以延續審批,一律停采,責令退場,采砂設備無條件拆除,并清理平整現場。對即將到期的采砂場,要求他們必須按開采范圍進行開采,不得利用有限時間,進行掠奪性、破壞性地采砂。
四是加強監管。在整治期間,任何部門和單位凡是涉及河道采砂的審批事項一律停止審批。
五是對拒不整改的依法進行處理。對外出讓、轉讓和承包的,找相關當事人明確有關規定,廢止無效協議;該罰款的罰款,該扣留的扣留,該吊銷證件的堅決吊銷證件,該追究責任的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決不手軟。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河道專項整治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的成績,全縣共出動鏟車、推土機等機械9臺,共清除河道內垃圾、建筑廢料等1.85萬立方米,完成尾堆、尾坑回填4.3萬立方米。疏通河道15.6公里,發出整改通知書、責令停產通知書等執法文書9份,整改采砂場9家,消除安全隱患8處,取締并關閉采砂場3個,罰款5.6萬元,調處歷史遺留問題及糾紛3起。特別是縣公安局于11月27日下午5時對胡川鄉胡川村一起濫挖濫采、破壞耕地、哄搶砂石的行為依法進行了嚴厲打擊,分別對不聽勸阻,哄搶砂石的李盤設依法行政拘留7天,馬寶紅罰款500元。與此同時縣財政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撥付資金20萬元用于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