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啟動以來,省市縣鄉各級單位干部多次深入包聯村組認真入戶對接搞調研,傾聽心聲辦實事,上下聯動破難題,結合村情興產業,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新期盼,奏響了扶貧攻堅共同奔小康的嘹亮號角,打開了富民安民的新局面。日前,記者深入15個鄉鎮、對省市縣鄉開展此次行動中的先進典型進行了專題采訪,本網將推出《小康路上你我牽手共進》系列報道, 通過典型宣傳,進一步激發引領帶動各級包聯單位進一步創新思路,扎實開展為民富民行動,真正讓群眾的思想活起來,富民的產業興起來,群眾的腰包鼓起來,農村的面貌靚起來。
張家川縣在“雙聯”行動中化解矛盾促和諧

去年初,張家川縣劉堡鄉劉堡村新農村整體搬遷工程竣工,100余戶群眾喜遷新居。但9月份的連綿秋雨引發洪水,嚴重威脅著群眾的安居,眼看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就要發生。劉堡鄉黨委、鄉政府會同司法、建設等單位及時介入調解處理,解決了群眾的后顧之憂,避免了一起可能發生的群體性事件。這是張家川縣創新社會管理,化解社會矛盾的成功范例之一。
今年以來,張家川縣在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緊密結合民族地區實際,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行“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各級包聯干部帶著政策、帶著責任、帶著感情進基層、進村組、進農戶,面對面與群眾溝通交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止目前,全縣共排查矛盾糾紛427起,調處337起,41件重點信訪積案已徹底化解11件,14件已基本化解,其余17件正在積極化解之中,鄉鎮和部門共排查出各類信訪案件209件,已徹底化解179件,化解率85.6%。全縣呈現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重點結對察民情。張家川縣將排查調處工作納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之中,1400名干部聯系2080 戶精神病人、刑釋解教人員、閑散無業青少年、長期纏訪上訪人員等重點戶,包聯隊員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層,上門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
靠實責任抓落實。張家川縣堅持將排查調處工作納入維穩及綜治目標管理,簽訂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嚴格實行量化考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包聯村組出現越級群體上訪事件,包聯單位在目標責任書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
包案下鄉解民憂。張家川縣堅持落實“領導包案責任制”,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組成的處理突發性群體事件領導小組,對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親自過問,親赴一線進行處理,了解群眾訴求,講解政策法規,避免群體惡性事件發生,使絕大部分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暢通渠道聽民聲。全面開通“書記、縣長”信箱、阿陽論壇,與網民互動,用群眾聽得清、看得懂、信得過的語言回答群眾熱切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立了信訪“綠色通道”,實行了“三個公開”,即公開包案領導電話、公開信訪局電話、公開包聯隊員電話,暢通訴求渠道。及時進行解疑釋惑,疏導情緒,促進和諧。
開門接訪化民怨。縣委、縣政府將四大組織全體領導全部納入接訪范圍,每天安排1名縣級領導在在接訪大廳接訪,傾聽群眾上訪緣由,破解問題癥結,現場協調辦理,解決疑難問題。通過實施一線接訪、一站式化解、部門聯動等有效措施,有效化解了一大批不穩定因素產生和形成的矛盾及問題。

處突分隊保民安。 4月1日,張家川縣處突應急反恐演練在縣體育中心隆重舉行,標志著張家川處突應急能力得到新的提升。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針對維穩新形勢、新任務的需求,審時度勢,精心研究,在廣泛調研論證、借鑒學習外地經驗的基礎上,認真篩選,成立了由1000人組成的張家川縣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隊,其中縣級應急隊5個連隊共500人。應急隊根據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制訂了日常訓練和實戰演練方案。通過多次演練,應急隊處突快速提升,已成為張家川縣應急處突的一支核心力量。應急隊伍在加強社會管理、搶險救災、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