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奇若走訪聯系戶)
龍山鎮汪堡村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奇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聯系點。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按照強基礎、育產業、構和諧、固根本、樹典型等目標,確立“產業富村、基礎強村、文明興村、民主理村”的發展思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關鍵措施落實,全村“雙聯”行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一是理清思路謀發展。堅持立足汪堡村情實際,區位優勢和群眾善長經商的特點,確定了“1234”的總體發展思路,即:圍繞一個目標(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為目標);抓住兩個根本(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突出三大產業(皮毛販運業、零售業和勞務輸出業);實現四個突破(皮毛販運人數在2014年達到260人以上,年人均收入達50000元以上;零售業在2014年達150人以上,年人均收入達10000元以上;勞務輸出2014年突破800人以上,人均純收入達4200元以上;全村人均純收入在2020年達1萬元),為全村發展指明了方向。

(村文化廣場)
二是改善設施強基礎。通過多次和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進行座談,梳理村情現狀,分析致貧原因后,村上將改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作為幫助群眾脫貧的有效途徑。積極爭取一事一議項目資金88萬元,硬化村內巷道9700平方米,并將規劃實施綠化和亮化工程。通過入戶調查,排查并及時發現特困戶危房,并及時加以修建改造,切實保障弱勢群體的利益。

三是調整結構興產業。依托鎮村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三大富民產業,推廣典型,示范引導,先后引導扶持200多農戶參與和發展皮毛販運業、勞務輸出業和畜牧養殖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積極推進閑置土地合理有償流轉,盤活用活搞活農村閑置土地300畝,不斷提高農村土地經濟效益。分批次開展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目前已落實36戶,落實資金180萬元。

(村民吃上干凈衛生方便的自來水)
四是創新管理促和諧。全面推行“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對村內不穩定因素和矛盾糾紛進行全面排查化解,今年無一例越級上訪案例,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全面開展“代辦式”便民服務,采取“田間地頭辦、上門入戶辦、路頭路尾辦和村代辦點辦”等方式,共受理4類32項具體內容,今年共代辦各類事項45件,辦結45件,辦結率為100%。充分發揮宗教界人士作用,共同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8起。積極開展城鄉清潔工程,組織干部群眾每月兩次集中開展垃圾清理和衛生打掃,推動城鄉清潔工程深入開展。關心村內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輸轉工作,切實抓好“八個全覆蓋”和“五件實事”計劃的全面落實。

五是固本強基筑堡壘。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整合資金14.4萬元,建成磚混結構綜合辦公平房120平方米,主要包括村“兩委”辦公室、村文化活動室、黨員活動室,計生室、衛生室,遠程教育室,徹底解決村陣地空白和村“兩委”班子渙散問題。村上協調資金13.5萬元,硬化村文化活動廣場1470㎡。籌措8.4萬元,繪制文化墻1200㎡,起到了教育群眾、美化環境的作用。不斷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增強村黨支部團結、帶領村民發展的能力,不斷提高村委會的執行能力,積極完善村代會的職能,使汪堡村兩委班子真正成為全鎮村班子建設的排頭兵、標桿村、示范村。

(小巷道硬化)
六是文化繁榮促團結。汪堡村自古以來就是傳統的文化村,人文氣息濃厚,群眾自主參與文化生活積極性高。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今年廟會期間出資邀請天水市麥積區劇團來該村演出6天共12場次,縣文廣局組織演出團兩次送文化下鄉,來到該村演出,把黨的政策傳到了最基層,送進了千家萬戶,既宣傳了黨為民富民的政策,又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力的促進了民族團結。

(皮毛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