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山高坡陡,溝壑縱橫,交通建設起步晚、難度大,制約了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
近年來,張家川縣按照“出縣道路高等化、通鄉道路柏油化、通村道路水泥化、村內道路全硬化、農田道路網絡化”的要求,不斷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截至目前,全縣通車總里程846.55公里,通達全縣15個鄉鎮255個行政村,公路里程不斷增加,公路質量明顯提升。
近日,筆者來到張家川縣恭門鎮付川村,只見工人們正在加緊建設張家川火車站。恭門鎮副鎮長馬繼榮說,天(水)平(涼)鐵路支線張家川段建設項目途經張家川縣恭門鎮6個村,并在付川村設立張家川火車站。目前火車站售票廳、配電室、調度室等基礎設施主體建設已基本完成。天平鐵路張家川縣段有望明年鋪軌,2015年可全面通車,鐵路建成后將結束張家川縣沒有火車站的歷史,為隴東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打開新的戰略通道,對帶動張家川縣東部工業園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于2012年12月動工建設的縣城至恭門火車站二級公路項目征地拆遷工作已基本完成,部分路基、橋梁、涵洞開始施工。這是張家川縣委、縣政府積極爭取的又一高等級公路。同時,全縣農村通暢工程全面完工,已實施農村道路90多條295公里,116個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
張家川縣重要的西出口建設項目——縣城至秦安隴城三級公路改造項目全線27.45公里,起于張家川縣城,終至秦安縣隴城鎮,途經木河鄉、龍山鎮19個行政村。工程自2012年8月開工,目前已完成路基土方及軟基處理,混凝土邊溝,路肩墻,碎石墊層和鋪油任務。
如今,“大小交通相鏈接、內外循環相溝通”的交通建設新格局已經在張家川縣初步形成,一條條奔向小康的大路在崇山竣嶺中延伸,為當地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