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結合“走轉改”活動,縣新聞中心春節期間開辟“新春走基層”專題,本網記者將深入基層,聚焦基層發展變化,走進百姓生產生活,以微觀的視角,鮮活生動的筆觸,大力宣傳全縣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縣委十二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實踐,努力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喜人景象;以小角度切入,反映勞動者奮勇拼搏,展現“張家川精神”;與基層群眾共度新年,反映在黨的政策普惠下,基層群眾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在新的一年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充分反映相關職能部門傾心為群眾解憂、真心服務基層群眾的感人事跡。
張家川:把致富“經”送到農民手中

“我要一本農機補貼政策方面的書。” “遇到難題打12316農牧熱線能得到幫助嗎?”“請問冬季在溫室大棚里選用哪一種地膜比較好?”……前不久,由縣科協、農業局牽頭組織的送科技下鄉活動來到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官泉村,為這里的農民群眾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疑難雜癥”帶來了“藥方”,幫助當地群眾提高科學素質,引導他們依靠科技致富。
針對農民普遍關心的種植、養殖方面的問題,縣科協、縣農業局現代農業推廣中心的專家、學者對農民群眾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服務,尤其是對冬季油菜管理、灌溉,溫室辣椒栽培,牛羊牲畜冬春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專業指導。
走進村民王鳳英家的溫室大棚,入冬以后剛剛栽種的辣椒已經吐露新綠。蔬菜大棚里看上去長勢良好、已嶄露頭角的新苗也有讓王鳳英頭疼的事,這次聽說縣上來了專家,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尋求防治葉菜類蔬菜出現白粉病的方法。“一到這個時節,不知道什么原因菜葉上總會有白粉病,這是怎么回事?我們該怎么防治呢?”就王鳳英提出的問題,縣農業局農學專家一會用手比劃著菜畦里的地膜,一會撥弄秧苗的莖葉,一會用簡單易懂的“專業術語”講解,在短時間內給王鳳英支了一招。
王鳳英告訴記者,這一溫棚的辣椒,如果長勢好的話能在三月份出棚上市,按照市場上的平均價能掙1萬多元。“以前種菜用的都是老辦法,產量并不高,這幾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幫助下,慢慢掌握科技種植的方法,不僅節省了成本也提高了產量。”
縣科協副主席洪玉鶴告訴記者,送科技下鄉服務活動,旨在營造一種講科技、學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圍。使廣大農民群眾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農業實用技術和科普知識,也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