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芬(生卒年不詳),字士茂,天水西(今甘肅天水秦州區西南)人。父趙演,北周時任秦州刺史。
趙芬少敏好學,有辯才,頗涉經史。北周明帝宇文毓元年(557年),他被任命相府鎧曹參軍,后遷熊州刺史,累至開府儀同三司。周武帝時,拜內史下大夫,轉少御正,后為司會。
趙芬長于吏才,善濟困救危,所到之處,政績斐然。北周武帝宇文邕親自理朝政,封趙芬為內史下大夫,升為少御正。朝廷每有疑難,文武百官不能決斷之際,趙芬總能提出妥善之法,固此他贏得了朝廷的廣泛尊重。后北齊國叛亂,申國公李穆征討,推薦趙芬為行軍長史,參與軍事機要。并封為淮安縣男,食邑五百戶。北周末,又任淅州刺史,加封為東京小宗伯,鎮守洛陽。
當時楊堅為北周丞相,尉遲迥與司馬消難密謀造反,趙芬覺察后秘密告訴楊堅,因而深得楊堅信任。隋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楊堅任命他為尚書左仆射,與郢(yǐng)國公王誼一道撰修律令。不久,兼任內史令。后因年老多病調任蒲州刺史,加授金紫光祿大夫,仍然負責關東漕運。朝廷曾賞賜他錢財百萬,糧食五千多石。數年后,上書請辭,告老還鄉,朝廷“賜車馬幾仗”。不久卒。
趙芬卒后,皇帝親派使者前去吊唁,令鴻臚寺負責辦理喪事。其恩寵不可謂不厚。有子元恪、元楷,皆精明有才,善于應付社會事務。趙芬卒后,元恪嗣其位。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