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忠(生卒年不詳),字進伯,陜西藍田人。進士及第,曾任華陰縣尉、晉城縣令等職。元祐初年(1086年),歷任工部郎中、陜西轉運副使、知陜州。紹圣二年(1095年),呂大中被進封為寶文閣直學士、渭州知州(甘肅隴西),統管秦州、渭州之事。
當時州府從民間買入糧食,但是不法豪強卻在暗中操縱,低價從民間收購,然后高價賣給官府,實際民眾并未得益。針對這一情況,呂大忠指派官吏每天天剛亮就抵達官倉,并親自參與指導收購,民眾交來的糧食有時雖然數量很少,但他都要求立即收購,不讓收購現場壅塞,并當場付與資財。于是,民眾大喜,紛紛將糧食運往官倉,后儲糧至百余萬斛,此舉既緩解了官府用糧的緊張,也使民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