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川卦臺山記事
常 生 榮
今天我又到了三陽川的卦臺山。這里我來是第4次了。卦臺山位于天水市麥積區三陽川。山陽川是一個盆地,中間是一個小的平原,周圍群山環繞。這些群山并不是完全連接在一起的,斷斷續續形成了八卦的特征。

三陽川我來過多次,70年代,我的妻子在天水工作,我每年都從北京來這里探親。我到天水的很多文化古跡參觀,當然三陽川來過多次。
山陽川的名字來得有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有三個寺廟,東邊的叫早陽寺,中間的叫正陽寺,西邊山叫晚陽寺,所以叫三陽川。寓意三陽開泰。當然也有別的解釋。
三陽川人口12萬多人,耕地面積14萬多畝其中中灘鎮3.8萬人,耕地面積2.83萬畝。石佛鎮4.3 人,耕地7.27萬畝,渭南鎮4.3萬人,耕地5.28萬畝。三陽川的蘋果很好,現在還有花卉企業,當地生產的提子非常好。中灘的朋友還給我送了掛面,也是上乘的產品。
伏羲在這里演繹了八卦。實際上完全是按照三陽川的自然地形,而經過哲學思考,演繹形成了八卦,也畫出了太極圖。這就說明人類最早的智思,是人的思想與大自然的巧妙的結合,當然這是一種哲思,含著哲人的哲學思考。這一符合存在決定認識這個哲學命題。
我們到了這里,卦臺山的工作人員小李,認真給舉行了簡單的奉香儀式。簡樸,肅穆,莊重,表達了我們對人文始祖伏羲的敬仰和愛戴。掛臺山處處是景,處處都有教育意義,處處都有故事可講。

卦臺山仍然保留著幾十年前,我來參觀的那種模樣。其實這種素樸或保持古老的特色,恰恰是對文物的真正的保護。素樸恰恰是另一種莊重,簡單恰恰是一種深厚,自然更是一種深不可測。人不可以把一些古老的素樸的東西,修飾得華麗無比,那恰恰剔除了他原來的文化風貌,留給人的是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卦臺山工作人員李易平,給我們介紹了有關情況,使我在原來多次參觀卦臺山之后,對卦臺山又有了新的認識。
太極圖源于三陽川的地理地形。山陽川環繞在群山之中,渭河從中間呈S型流過,盆地是圓形的。渭河從中間把盆地分成兩半。按照中國的傳承,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就形成了黑白兩個陰陽魚。而在渭河的南北兩端,各有一個小山頭,伸向三陽川平原,東邊為導流山,西邊為龍馬山。這兩個小山,恰恰就是黑白兩個魚兩只眼睛。黑魚的眼睛是白的,白云的眼睛是黑的。說明在光明中有黑暗,在黑暗中也有光明,這樣一個深刻的哲學道理。
這些山就形成了八卦的原形,南邊的三條山都緊密連接在一起,排成一個陽卦的形狀,南為天,就是軒卦。北為地,就是坤卦。北邊的山三條山中間斷裂,那么形成坤卦的形狀。乾為南,為天,為陽。卦象,三陽爻相疊。正南一望,正見三道山梁,自然造化的乾卦,出現目前。順時針繞城一周,西南,巽,亦指風,連山環抱,西南有缺,渭水穿山而至,風行水上;正西,坎,水,渭河S形流過三陽川盆地,正西方恰是河彎水聚處;西北,艮,山,西北方,乃黃土高原,山巒無窮,樹木茂盛;正北,坤,地,山峰相連,見峰見谷,時斷時續,是為陰爻,三相疊,正乃坤卦之形;東北,震,雷。原來八卦是從自然的形狀而演化而來的,當然其中隱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

在河南,山西等地方,也有卦臺山。我認為人們不要去爭,誰真誰假,都是一種文化。《易傳·系辭下》曰: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因此,卦象本是源 自古代先賢觀象取物,是針對世間瞬息萬。
古代寓意圖案。《太平御覽》:“伏羲坐于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以“—”為陽,以 “--”為陰,組成八卦: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離為火,兌為澤。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分據八方,中繪太極之圖。《易傳》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并認為“乾”和“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三陽川有三個鎮,渭南,中灘,石佛。中灘鎮的書記黨文明和劉鎮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山陽川現在屬于麥積區管轄,秦州區的溫部長,小楊和小何一直陪同我。因為溫部長曾經在麥積區工作過,他熱情地安排我到山陽去參觀。這樣一個山陽川有三個鎮,可見人口密度之大。中灘在渭河和葫蘆河的中間,所以叫中灘。
卦臺山南有五龍山,北有九龍山,固有“九五至尊”之意。處卦臺山向東俯瞰,整個盆地現象為太極圖,南有馬嘴山下頜的汝季山為陰陽魚眼,北有九龍山延伸東北方向的樊家城,為陰陽魚眼。明代胡纘宗有詩:朝陽啟明,其臺光熒。太陽中天,其臺宣朗。夕陽返照,其臺騰射。故此曰“三陽開泰”。
應邀我在中灘一個秦安的企業家老王處,給大家寫了幾幅字,其中有一幅是,太極無極。還有,有為有不為。由于沒有帶印章,只能到天水的大街上尋找刻印章的。專門刻了印章,蓋了印章,才把字送給了他們。也是對他們熱情接待的回報。中灘鎮的領導用當地的特產,秦安的攪團和涼粉來招待我們。我還寫了首詩,到三陽川中灘。卦臺山下遇劉黨,追根問底諳三陽。涼粉爽口潤冰心,攪團美味充饑腸。逼吾宏案書丑字,邀君花市品芬芳。墨跡尚畢少何意,便走老街刻印章。
參觀了卦臺山,感慨頗多。寫詩云:仰止卦臺山。三陽山水妙且秀,才有卦臺更悠幽。一畫開天仰始祖,八卦神圣窺淵流。觀天萬象依軌跡,察地千尋循緣由。太極無極亦有極,誡君莫求當有求。注曰,癸卯正月訪卦臺山,溫故友,識新朋,深諳卦臺山,細研三陽川。又長見識。
現在坐落于天水市的伏羲廟,是從卦臺上搬來的,在明朝的成化年間。主要是為了人們祭祀方便。我記得40多年前,我經常到伏羲廟來參觀學習。碰到一個70多歲的道士,我問了他很多問題。老道士說,年輕人有機會來,我給你講講這個陰陽魚。他只就陰陽魚,給我講了18種哲學道理,這使我至今記憶猶新。
作者簡歷:
常生榮,籍貫白銀市(靖遠縣)現為平川區,1969年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曾任原解放軍總政治部群工辦主任、原解放軍總裝備部通保部政委、全國雙擁辦公室主任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