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清水軒轅故里
常 生 榮
為了尋找泰人的發源地,我們到了清水。沒有想到的是,我們有幸到了比秦人更早,軒轅黃帝的故里,這真是冥冥之中的機緣。早就聽說清水是軒轅黃帝的故里,也很想來看一看,今天這個愿望實現了。這就把我們的研討之旅,考證之旅,學習之旅,又變成了祭祖之旅,心情格外高興。

清水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是古代回中道的一個重要節點。在天水市東北部,隴山西南麓渭河北岸支流,牛頭河流域。東界陜西省隴縣、寶雞,南連麥積區,西接秦安縣,北與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接壤。地處隴山山地,向隴西黃土高原過渡地帶。轄15個鎮、3個鄉,總面積2012平方公里。總人口33.2萬人。可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地方。
清水古稱上邽,以“清泉四注”而得縣名。是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誕生地,也是大秦統一中國的發祥地,西漢名將趙充國的家鄉。史前文化、先秦文化、漢唐文化、宋(金)元文化積淀。境內有已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 “魏晉古城”和“非子封邑”的李崖遺址。

黃帝生于清水,史載頗多。《史記》云:“黃帝居軒轅之丘。”《水經》云:“黃帝生于上邽軒轅谷”,《甘肅通志》載:“軒轅谷隘,清水縣東七十里,黃帝誕此。”明代學者胡纘宗撰寫《軒轅黃帝生清水考》,為清水題“軒轅故里”碑。現代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軒轅黃帝誕生于甘肅清水”。
軒轅黃帝的功績,在于統一華夏部落,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黃帝被尊奉為“華夏始祖”。這是我們尊貴軒轅黃帝的核心內涵。
軒轅故里,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新城區,中山路北端軒轅大道,是軒轅黃帝誕生和早年生活的所在地。軒轅故里景區古遺存的有軒轅丘、軒轅溪、軒轅石、“軒轅窯”石碑、“軒口窯”石碑、古三皇廟、軒轅坑和軒轅臺。周圍有直徑1米多的千年古橡樹。新建的景觀有軒轅廣場、軒轅大道、軒轅湖、軒轅橋、軒轅宮、軒轅祠、軒轅大劇院。

我們參觀的時候還在大興土木,好像還在擴建什么。我們虔誠地在軒轅廟里敬了香,焚了黃表,以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敬意。我認為紀念軒轅黃帝,主要是紀念其精神,以及這種精神對后世的影響。
據《水經注》記載:“黃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轅谷。”上邽城就是今天水市,在天水市之東七十里,就是清水縣山門鎮的白河村,該村之旁有軒轅谷,俗稱三皇溝。軒轅故里,軒轅丘是軒轅黃帝出生的地方,至今還有三棵千年古柏生長著,據說是軒轅黃帝親手種植的。后人為紀念功德一世的人文始祖,在軒轅丘修廟塑像,起名“三皇廟”,廟前建有戲臺,每年要在軒轅黃帝出生的這一天,都要過廟會、唱戲。當地的老百姓都稱,軒轅黃帝“三皇帝”“軒王爺”。把山門鎮至白河村的一條大峽谷叫“三皇溝”。早年,在三皇溝曾建有三皇廟。20世紀70年代修梯田時,曾在廟基上出土過瓦礫磚塊。
現在擴建軒轅廣場,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華國鋒親筆題寫“軒轅故里”題詞,廣州美術學院潘紹棠教授設計的軒轅塑像。后又相修建了軒轅橋、軒轅宮、軒轅祠、軒轅劇院等景觀。已建成的這些建筑顯得非常大氣。我們到了的時候天氣很冷,很少有人在這里參觀。

清水縣產一種石頭,叫龐公石。從表面上看像綠色的玉石一樣,非常美麗。這里的所有的石刻的石頭,都用的是龐公石,包括華國鋒軒轅故里4個字,都是在龐公石上刻的。龐公石,又名龐公玉,產于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紅堡鎮龐公庵山下,牛頭河及小華山一帶。該石屬火山巖,翠如碧玉。間有紅、黃、白、黑等絢麗多彩的自然紋理,紋理形狀千奇百怪,構成花草樹木,行云飛瀑,江河山澤等形態。明清時代,龐公石曾被征為御用貢品,陳設于皇家園林。龐公石堅而不脆,硬而不滑,可雕可鑿。以其妙然天成的形態,滑潤溢翠的肌質,斑斕細膩的紋理,寓有雅意的名稱,被視為不可多得的瑰寶。
歷史上在清水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唐朝清水盟約,是唐與吐蕃在清水會盟時,所簽訂的條約。那時吐蕃的軍事勢力很大,經常騷擾唐朝腹地。發生于建中四年(783年)。這是唐與吐蕃第六次會盟、第三次議定邊界。在此次會盟中,唐王朝被迫割讓了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以求與吐蕃和好。但吐蕃對會盟并無誠意,盟約締結后沒多久就毀盟侵唐,繼而在平涼劫盟上捕殺唐廷盟官,唐朝盟使渾瑊逃脫,盟約作廢。
我們從天水向清水行進,在566國道旁,在一個崖壁上寫著三個么色大字,劉秀洞。我問當地人這是怎么回事?他們說,劉秀曾在這里躲過王莽的軍隊。劉秀洞石窟坐落于,襄陽峴山雙背梁子山北麓,洞窟原本是一處天然溶洞。據當地民間傳說,西漢末年王莽帶兵追趕劉秀到峴山,劉秀躲在此洞,逃避了王莽追捕,后來老百姓把此洞,命名為“劉秀洞”。

清水還有一個歷史疑點,有學者認為成吉思汗死在清水。《元史》明確記載,1227年農歷六月,成吉思汗到達清水縣西江。七月初四(公歷8月9日)病重,十三日(公歷8月25日)去世于薩里川哈老徒行宮。這就有了成吉思汗在清水縣西江去世之說。也有的學者認為,成吉思汗死在海原,具體地點是天都寨。
清水的溫泉是很有名的,在這里有很多溫泉的地點,我們在一個溫泉,痛快地洗了溫泉澡,水質很好,水溫也很高,據說它的礦物質很多,益于身體健康,所以這里冠以軒轅故里,康養之地。我還寫了一首詩。清水溫泉。清水有湯浴,穩在幽谷間。凈沏如傍石,水滑洗肌面。可汗曾養傷,劉秀潤龍顏。今我蕩污去,喜遇豐獲年。
作者簡歷:
常生榮,籍貫白銀市(靖遠縣)現為平川區,1969年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曾任原解放軍總政治部群工辦主任、原解放軍總裝備部通保部政委、全國雙擁辦公室主任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