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麻辣燙火上香港大媒體
作者:知行
香江之畔,流光溢彩。
3月15日,香港《明報》新聞報道:“繼淄博燒烤、哈爾濱凍梨後,甘肅天水麻辣燙近日也突然火出圈,坐高鐵去天水吃麻辣燙等相關話題登上各大平臺熱榜。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截至昨天(14日),天水近一周旅遊搜索熱度上漲186%。”
《明報》是當代知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1959年創辦的,是當今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3月17日早,香港收視率最高的翡翠電視臺,播報了天水麻辣燙“吃貨節”熱鬧場景,現場排隊等吃的廣東游客樂呵呵地在稱贊。
這些充滿誘惑的新聞,使一些和甘肅有聯系的香港人士,翹首香江之畔,紛紛微信垂詢。
甘肅麻辣燙,實乃補益之劑“四君子湯”。
主打食材,“中國薯都之鄉”定西土豆及其制成的寬粉,一口寬粉,百年放心。

百搭蔬菜,有“中國蔬菜之鄉”武山縣的時令地產鮮蔬,還有隴原山川野菜,如被譽為“野菜之王”的烏龍頭、喚作“春姑娘”的香椿、還有都市里根本見不到的刺五加芽、照天紅、大青衣等,還有甘南高原、祁連山的花色多樣的菌菇,名字雖然陌生,養生價值極高。
攪拌湯汁,遵循名廚都信奉的“將靠槍,香靠湯”,為戶外走地雞熬制的高湯。
靈魂料理,采用“中國辣椒之鄉”天水甘谷縣的辣椒做的辣椒油。
天下風物君,不是隔鍋飯兒香,只看看這集日月山川之精華,口水自然生,連聲稱嘖嘖。

都市生活圈,最缺山珍味;偏遠小城市,城鄉兩頭香。天然有機綠色的“甘味”,遍布隴原山川,沁人心脾,天生麗質如出水芙蓉,醇厚鮮香,回味無窮。
香港《明報》報道的此起彼伏的火爆出圈,也折射出中國經濟光明前行的不竭動力,詮釋了城市差異化發展的規律特征。
正如《紅樓夢》中香菱與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幾位青春少女采擷花草:你有君子蘭,我有美人蕉;你有星星翠,我有月月紅。
前甘肅省政協委員、香港眼科醫院院士周伯展先生,長期關心和支持甘肅發展。他看到《明報》天水麻辣燙火出圈新聞報道,就截屏轉給天水的一位朋友并大大點贊。他的這朋友知悉干的、熟的食物可寄香港后,停下手中的活,趕快聯系天水市區內顧客排長隊、最火爆幾家麻辣燙店,想買麻辣燙干食材和熟制品寄望香港周先生。麻辣燙店店主們聽后很自豪,互不相讓:大哥,送品嘗,我做好,你快遞,一定要讓香港同胞感受到甘肅的美味熱情!
這也是天水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向海內外發出的的深情呼喚!
朋友,來吧,暢游新甘肅,遍嘗隴上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