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張掖訊 (記者殷尚清)張掖市工業經濟“吃得少了產出多了!”2006年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和實現稅金分別比上年增長了36.2%和30%;而萬元GDP消耗標準煤由2005年的1.48噸下降到了1.42噸,電耗由1367千瓦時下降到了1300千瓦時,不僅促進了工業經濟發展的“雙高”增長,而且使原煤電能消耗實現了“雙降”的奮斗目標。
去年,張掖市明確了節能降耗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與年消耗2000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簽訂了責任書,分解量化了萬元產值節能降耗的主要指標,使重點企業的節能意識明顯增強,新型節能技術在企業擴產改造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高臺縣鹽化公司應用閉路式循環系統處理廢水,沉淀池采用綜合防滲漏措施,使工業廢水既不向外排放,又不向地下滲漏,由此而節約鹽硝資源1000多噸。
張掖市既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又積極節能降耗,是發展方式的跨越和創新。由此而提高了高能耗項目審批立項的限制性門檻,并且使新建項目中的節能降耗投入增加了6500萬元,使余熱余壓、廢渣廢水等工業廢物的綜合利用率提高到了75%以上,促進了工業經濟發展“雙高”增長和原煤電能消耗“雙降”進程的良性循環。民樂縣化工廠通過技術升級,創造了國內無鈣焙燒生產紅礬納的先例,系列化的“吃干榨盡”工藝,使工業廢料的綜合利用率提高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