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蘭州3月6日電(記者王艷明)關于“羅馬軍團”是否與甘肅“驪靬人”有關的爭論持續不斷,許多媒體也進行了報道,但由于缺乏足夠的歷史記載和考古實物,這一歷史懸案一直沒有最終結果。
一些學者認為,“羅馬軍團”的真相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從研究者到媒體,都要慎言,以免誤導公眾,偽造歷
史。
公元前53年,一支在中亞帕提亞作戰的羅馬軍團神秘失蹤,成為史學上的一樁懸案。20世紀40年代,英國學者推測,這支羅馬軍團可能來到了中國,并將其與中國西部的一個地名“驪靬”聯系了起來,認為該城就是流落到中國的古羅馬人所建。隨后,又有人在古“驪靬”所在地甘肅永昌縣境內,發現了一些高鼻梁、深眼窩的村民,懷疑他們就是羅馬人的“后裔”。
近年來,DNA技術興起,似乎又為這一謎團的解開帶來希望。2005年初,在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小冬的主持下,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從甘肅省永昌縣者來寨91名志愿者身上采集了血樣,開始了立項前的預試驗研究。
2006年,謝小冬負責申請的《河西走廊驪靬人群體遺傳研究》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正式展開。
謝小冬說,整個科研項目還沒有結束,仍在按原計劃進行。按照計劃,這一科研成果將于2008年結項。他同時強調,甘肅“羅馬軍團”之謎本身是一個復雜的歷史問題,需要跨學科的聯合研究,他們開展的DNA分析,只是獲得群體遺傳學的第一手資料,結果出來后,還要與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體質人類學等學科的專家共同開展進一步研究,最后才能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