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渝鐵路建設示意圖(左圖)(資料圖片)
蘭州晚報訊 18個重點工程和項目已一一落實分解, 2007年甘肅省將從重點工程和項目上大做文章,推動全省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3月6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批轉省發改委關于落實《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主要目標和任務意見的通知。
18項重點工程和項目
《綱要》提出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產業改造升級等“十大超百億戰略性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現已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實施,這些重點工程和項目有:
1.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
國道主干線、西部通道、國家高速公路網甘肅境內公路、縣鄉公路等公路網重點工程以及運輸站場建設,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新增高速公路 1000公里,新建和改造通鄉油路11000公里。
隴海、蘭新、包蘭、蘭青等干線鐵路擴能改造,蘭渝鐵路(甘肅段)工程,蘭州鐵路樞紐改擴建工程和集裝箱中心站建設。
中川機場和敦煌機場改擴建工程,嘉峪關機場改擴建和天水、金昌機場建設。
原油和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設,澀寧蘭天然氣管線延伸工程建設。
2.能源工業重點工程
重點礦井技術改造,新建礦井建設,隴東煤田地質勘探及正寧南部煤炭資源開發,大型支撐電源和骨干電網電力供給保障工程,重點城市和縣城電網改造,百萬千瓦風電場建設,新增水電裝機 100萬千瓦以上、火電裝機 800萬千瓦、風電裝機100萬千瓦。
3.水資源管理建設重點工程
疏勒河流域綜合開發、引大入秦工程的建成收尾,九甸峽水利樞紐及引洮供水一期等建設,城鄉飲用水水源工程建設和水源地保護,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和農業節水灌溉工程,重點城市防洪、主要河流險段堤防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4.生態保護重點工程
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和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三北及長江流域防護林體系、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等。
5.環境治理重點工程
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業“三廢”治理,黃河蘭州-白銀段的水污染治理,渭河、涇河流域重點治理,隴東油田污染和重點城市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6.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工程
推進清潔生產,開展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和不同類型企業循環經濟試點,創建循環型企業、生態園區和生態城市。
7.節能重點工程
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等重大節能工程建設,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能降耗改造和能源消耗管理。
8.城市基礎設施工程
中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供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等工程以及縣城供排水、生活垃圾處理等工程。
9.新農村建設重點工程
實施“千名醫生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農村基層計劃生育服務設施建設;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農村“六小”工程,農村電網改造、通訊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新農村建設試點工程,整村推進扶貧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生態文明小康村示范工程等。
10.工業發展重點項目
傳統支柱產業改造提升。大乙烯為龍頭的乙烯及其深加工工程,鋼鐵產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工程,鎳、銅冶煉深加工工程,以鋁工業為核心的“電-冶-加”一體化工程等。
11.高技術產業工程重點專項
組織實施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現代農業、新能源與環保等高技術產業重大專項。加快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等科技園區建設等。
12.服務業發展重點項目
蘭州商貿中心建設;建立社會福利與社會互助相結合的社區服務網絡;加快培育發展大型物流企業,努力形成覆蓋全省并輻射西北地區的多功能現代物流服務網絡。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線路,主要城市和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咨詢服務的信息化等。
13.重大科技專項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水資源高效利用及節水、生態保護及循環經濟、農產品深加工及農業產業化、新材料、先進制造、新能源及節能、生物及先進醫藥、信息應用等關鍵技術和重大科技專項。
14.教育發展重點工程
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初中改造工程,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
15.人才培養重點工程
“555”(50名45歲左右的尖子人才, 500名40歲左右的青年專業技術骨干, 5000名35歲左右的青年專業技術骨干)、“西部之光”(支持西部地區青年科技學術帶頭人隊伍建設)等人才培養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和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加快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有技能的產業工人和農村實用人才。
16.公共服務重點工程
加強城市和重點地區、重要生命線工程、重大安全設施的抗震防災和自然災害預警防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理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等。
17.公共文化建設重點工程
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項目,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農村電影放映“ 2131”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省屬重大文化建設工程。
18.資源保障重點工程
礦產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國家、省內急缺礦種及我省優勢產業所需資源的勘查、勘探與開發等。
具體指標
全省總人口控制在2730萬
《綱要》提出的約束性指標是省政府對各市州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的要求,具有法律效力,各市州和各有關部門必須確保完成。具體指標有,“十一五”期間,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 6852萬畝以上。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控制在 1.81噸標準煤以內,年均下降4.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36萬噸,年均減少4.1%。全省總人口控制在 2730萬,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左右。5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數80萬,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達到 24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覆蓋全省農村。(記者陳愛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