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場“及時雨”
開欄的話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1988年,全省個體私營企業完成的工業總產值僅占當年全省工業總產值的0.4%,在國民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例更是小得無法計算。到去年底,我省非公經濟總量達436.5億元,占全省GDP比重的27.96%,占全省經濟總量的近三成。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全省活躍度最高、增長性最強的經濟形態。
為了深刻解讀我省扶持發展非公經濟的整體思路;全面反映各地、各部門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具體行動;突出介紹非公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大力弘揚非公經濟發展壯大的成功經驗,本報從即日起將連續刊發系列報道:“聚焦非公經濟”,以饗讀者。
本報記者牛彥君孫海峰幾個月前,我省的非公經濟迎來一場千載難逢的“及時雨”:從國務院“非公經濟36條”出臺,到省政府六部門的具體政策和實施辦法集體“亮相”,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視為最大的政策性“利好”。
《若干意見》:最大的政策性“利好”踏著春天的腳步,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并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放寬市場準入、加大財稅支持、完善社會服務、維護合法權益、提高自身素質、改進政府監管、加強政策協調七個方面提出了36條措施。
《若干意見》剛一出臺,就引起我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熱切關注。雷菊芳是奇正集團的董事長,也是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說,《若干意見》是一個巨大的政策性“利好”,說明我國在消除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上又邁出了可喜的步伐。非公企業發展政策的不斷完善,特別是《若干意見》的實施,不僅有利于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市場,也給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更多機會。
為了使這一最大“利好”變成實實在在的工作措施,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動起來。
4月12日,省委召開了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就如何貫徹《若干意見》的精神,加快我省非公經濟的發展,認真聽取了與會代表的意見。
會上,省委書記蘇榮指出,國務院《若干意見》是切實貫徹十六大提出的“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方針的具體措施和方法,貫徹落實好《若干意見》精神,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事關全省大局,事關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花大力氣抓好。
4月27日,全省召開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電視電話會議,對全面貫徹落實《若干意見》進行了具體部署。
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政策,使非公經濟獲得了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一視同仁的地位和更加寬松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非公有制經濟獲得了進入基礎設施、壟斷行業、公用事業以及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平等機會。
有業內人士指出,“平等機會”是非公企業期待已久的身份認定,它必然極大地解放生產力,促進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具體政策:非公人士吃上“定心丸”9月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發布廳下了一場“及時雨”。我省六部門結合實際制定的具體政策和實施辦法的公布,給廣大非公經濟人士吃上了“定心丸”。
這批政策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針對我省實際,結合各自職責并在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基礎上制定的。
省發改委實施意見的重點是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實行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進入社會事業領域,允許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以及加快進行投資體制改革等;省人事廳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同時,要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選拔、培養、使用與入庫工作,做好非公有制事業單位和其從業人員的人事爭議仲裁工作;省勞動保障廳的主要措施是完善城鎮非公有制企業參加社會保險政策,努力協調非公有制企業勞動關系,認真落實非公有制企業享受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省國土資源廳的著力點是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必需的國土資源投資環境,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開發整理土地資源,鼓勵有資質的非公有制企業依法平等取得礦產資源探礦權等;省建設廳為非公有制經濟開放城市市政公用事業資本市場,允許參與城市市政公用企業、事業單位的產權制度改革,對非公有制建筑企業、勘察設計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在申報資質和資質年檢時給予同等的審批和審核;省物價局的辦法是按照公平、平等的原則,給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同等的價格待遇,在制定各項價格和收費政策上一視同仁。同時,改進和完善涉及非公有制經濟的價格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積極開展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價格服務,使價格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其實,制定出配套措施的不僅僅是這六家召開新聞發布會的部門。據悉,包括工商、稅務、公安、商貿等單位在內的24個部門,已經結合各自的職能,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
優化環境:打造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目前,我省正在以空前力度營造更加有利于非公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融資難是非公有制經濟遇到的普遍難題。我省對癥下藥,由省經委會同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甘肅銀監局及9個商業銀行,于6月下旬舉辦了“全省第三屆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銀企洽談會”。經過洽談,共簽訂項目166個,貸款金額100.46億元。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成長中的非公有制企業的貸款難問題。
為進一步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加快中小企業上市資源的培育,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實現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規范快速發展,今年5月中旬,省經委會同中國證監會甘肅監管局、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舉辦了我省首期“中小企業上市培訓班”,啟動了“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工程”,排出了上市企業培育名單,分類做好擬上市企業的輔導工作,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核準發行一批”的格局,爭取通過2至3年的努力,盡快使我省的中小企業登上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塊上市融資。
今年8月,省上與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簽訂了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銀政合作協議。工行甘肅省分行承諾在未來3至5年內提供貸款180億元。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擔保機構注冊資本金共計8.58億元,比上年新增1.15億元,累計擔保金額34.35億元,為全省2550戶中小企業提供了貸款擔保。
在優化服務環境方面,我省的力度同樣很大。政府繼續實行政務公開、首問責任制和限時辦結制,進一步公開辦事程序,減少審批環節,盡可能為非公有制企業實行“一條龍”、“一站式”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目前,我省正將非公有制經濟列入全省“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并同時編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專項規劃,確定未來五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宏觀目標和重大措施,在產業布局、項目建設等方面做出規劃。有關人士指出,這將真正為我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一個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