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發展基礎推進新農村建設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守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確定的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我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充分體現中央精神,充分考慮甘肅實際,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針對農村自然條件嚴酷和生產生活條件脆弱的突出問題,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一要優先解決農民最為迫切的生產生活設施。大力實施人畜飲水和安全飲水工程。以適度集中供水工程為主,分散工程為輔,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堅持“國家補助、地方為主、群眾投勞”的原則,繼續加大農村“通達”、“通暢”工程建設力度,加快農村地區經濟路、資源路、旅游路的建設。“十一五”期間,基本解決邊遠、貧困地區和山區群眾行路難問題。大力推廣戶用沼氣、秸稈氣化、太陽能利用、農村省柴節煤技術,示范推廣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或養殖小區的大中型沼氣建設。加快完善提高農村電網,積極發展農村小水電,解決農村生活用能短缺狀況。借助“金農工程”和建設政務骨干網的機遇,實施全省“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進程。
二要大力推進對農村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把水利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大、中、小并舉,新建與挖潛改造并重,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加快在建的引大入秦、疏勒河農業綜合開發、東鄉南陽渠等重點水利項目后續工程進度,爭取及早充分發揮效益。開工建設引洮工程、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繼續加強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發揮好現有水利設施效益。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開展人工增雨防雹作業。繼續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水土保持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鞏固和擴大生態建設成果。同時,要進一步搞好農田林網、綠色通道、村莊四旁和庭院綠化。要堅持建設高產穩產基本農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三要著力改善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條件。加大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大力發展農村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保障事業,著力解決“上學難、看病難、看病貴、保障差”等問題,提高農民享受公共服務的水平。加快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和農村初中改造工程,消除學校危房。繼續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重點建設60所左右的中等職業學校,每個縣(市、區)辦好一所骨干職業學校。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努力使縣級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硬件設施達到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