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平在甘肅省振興裝備制造業研討班上強調:
明確主攻方向 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
本報蘭州2月27日訊(記者邱永強)不久前結束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今年作為我省“裝備制造業發展年”。隨后,省委在確定2007年工作要點時,提出啟動“振興裝備制造業行動計劃”。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這一重大決策部署,省委黨校和省經濟委員會今天聯合在蘭州舉辦全省振興裝備制造業研討班。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劉偉平在開班式講話時強調,與會人員要通過集中學習和研討,了解國內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趨勢,掌握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產業政策,研討振興我省裝備制造業的主攻方向和措施,把思想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采取得力措施扶持、發展裝備制造業,使之成為全省經濟新的增長點。
經過多年改革發展,我省裝備制造業已擁有一批實力強并具有自主品牌的骨干企業。2006年,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07%,利潤同比增長5.24倍,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但是,目前我省工業產業結構還比較單一,產業鏈條短,資源環境壓力大。因此,振興裝備制造業,是推進我省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是發揮我省的優勢和潛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的有效措施。這對于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劉偉平指出,裝備制造業是為經濟社會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高度發達的裝備制造業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必備條件,也是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省委、省政府啟動“振興裝備制造業行動計劃”,找準了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又一新的突破口,既是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應該選擇的重要內容,又是把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推向深入、加快我省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手段。劉偉平說,“振興裝備制造業行動計劃”抓住了調整我省工業內部結構的關鍵。通過振興裝備制造業,擴大和提高裝備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經濟發展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強度,而且能夠促進工業內部結構調整,推動全省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發展裝備制造業有利于促進和擴大對外開放,有利于我省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實現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全面提升我省裝備制造業的整體水平。劉偉平強調,要充分認識啟動“振興裝備制造業行動計劃”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
據了解,這次研討班還邀請了8位國內裝備制造業方面的知名專家和從事行業規劃的負責人作專題報告。今天上午,中國工程學會榮譽董事長、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作了題為《中國制造任重道遠,裝備中國責無旁貸———中國裝備制造業現狀與發展戰略》的主題報告。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碧蓮,副省長楊志明,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柯茂盛,省長助理夏紅民等參加了上午的研討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