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努力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
———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全省組織工作回顧之一
干部隊伍是我們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骨干力量。近年來,省委全面貫徹中央關于干部工作的各項重大部署,緊密結合甘肅實際,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適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需要,干部隊伍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全省各級各類干部達到69.7萬人;通過各種途徑的學習、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干部隊伍的總體素質和能力有了較大提高;新老交替形成制度,年輕化進程有了較大推進,35歲以下干部占到45%;省管領導干部中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分別達到2.6%、7.9%、3.8%,“三方面”干部培養選拔力度不斷加大;干部管理監督有了新的加強,干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明顯增強。
大力加強和改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執政能力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省委著眼于不斷提高各級干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大規模地培訓干部,大幅度地提高干部素質,基本實現了5年內把全省40余萬在職干部普遍輪訓一遍的目標,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各級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明顯增強。
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堅持“三支隊伍”的教育培訓一起抓,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干部頭腦,堅持按照按需施教、分類培訓的原則,科學設置培訓內容。教育培訓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極大發展。根據干部培訓需求個性化、差別化的實際,改革干部教育培訓方式,2005年建立了省一級干部教育培訓資源信息庫,并在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開展了菜單化選學培訓,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增強。積極依托高校、黨校、干部培訓中心,組織干部到國內外考察學習,不斷拓寬干部的視野,提高干部的開放意識和開拓精神。近5年來,已有9600多名干部赴省外和國境外學習考察,其中省外6500多人次,國境外3100多人次。
根據“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分級負責、分類培訓”的原則,建立了省、市、縣三級分級管理的干部教育管理體制。切實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建設,實行教育培訓計劃申報審批制度、干部培訓檔案記載制度、省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講課制度,促進干部培訓工作實現制度化和規范化。
大力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逐步建立
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關鍵是要建立起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省委根據加快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對干部隊伍提出的要求,立足于把人選準用好,緊密結合實際,積極穩妥地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有力地保證了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政策法規,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和體系。省委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法規文件精神,先后制定出臺了《干部任用條例》實施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規,在向依靠制度選人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2003年下半年,省委將原來由省委管理的86個縣市區四大班子正職和各部委、省直單位1787名正處級干部,下放到市州和省直各單位直接管理,進一步理順了干部管理體制,實現了管人與治事的統一,極大地調動了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積極性。
——全面貫徹落實《公務員法》,積極推行公務員制度。主要表現在:“凡進必考”機制基本建立,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主任科員以上工作人員都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公務員,多名素質好、有知識、年紀輕的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為機關補充了新鮮血液;考核機制運行良好,每年98%以上的公務員都參加年度考核,考核結果已成為公務員晉升、獎懲的重要依據;公務員“出口”初步暢通,嚴格執行退休制度,初步改變了能進不能出的局面;分類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從根本上改變了用單一模式管理所有“國家干部”的狀況,形成了黨政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各具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
——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不斷提高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水平。全面實行了民主推薦、民意測評、民主評議、考察預告、投票表決、任前公示、任職試用期、交流回避以及選拔任用領導干部征求紀委(紀檢組)意見、干部離任審計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2002年,省委實行了全委會任用干部票決制。2004年,實行了省委常委會決定任用干部無記名投票表決制度。2006年,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行市州黨委常委會和省直部門黨委(黨組會)任用干部票決制,進一步擴大了干部工作決策中的民主,對提高選人用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構建競爭擇優機制,拓寬干部選拔任用渠道。堅持把競爭機制引入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大力推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5年來,全省先后公開選拔副廳級領導干部58名、縣處級干部2567名、科級干部8249名。2004年10月,省委把公開選拔與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結合起來,通過知識測試、民主推薦、黨組織推薦、組織考察等環節,層層篩選,最后確定了1085名副廳級后備干部。目前,已有180多名后備干部得到提拔使用。2006年6月份,借鑒公開選拔副廳級后備干部的經驗,采取“兩輪推薦、差額考察”的辦法,建立正廳級后備干部人才庫和省屬國有企業正職后備干部人才庫。在全省機關內部全面推行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和輪崗交流制度。2000年以來,全省有1.9萬多個職位實行了競爭上崗,有效激發了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制定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為了真正做到以政績評價干部、以經濟發展評價干部、以群眾滿意程度評價干部,2003年6月,省委制定了《甘肅省委管理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工作辦法(試行)》,并連續3年用這一辦法考核評價干部。堅持把考核結果同干部獎懲、升降、去留緊密結合起來,近年來先后對3名不稱職的干部作了免職處理,對1名不稱職的干部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誡勉,對3個差班子進行了組織調整,9個一般班子的黨政“一把手”進行了誡勉談話,在全省干部群眾中引起了很大震動,這對于促進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謀發展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切實加強對干部的管理和監督,為促進干部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干部隊伍是黨的寶貴財富。省委從嚴格管理和關心愛護干部出發,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預防為主、事前監督為主,把干部監督貫穿于干部培養教育、考察考核、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并努力建立健全強化預防、及時發現、嚴肅糾正的監督工作機制,為促進干部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堅持以保障選賢任能為目標,不斷加大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力度。堅持不懈地開展《干部任用條例》和有關規定執行情況的檢查,切實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過程的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用人行為,嚴厲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嚴肅性。對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人和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典型案件在全省進行通報,并對有關責任人作出了嚴肅處理。2006年以來,把保障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工作順利進行作為干部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嚴明換屆工作紀律,嚴肅查處換屆期間違反組織人事紀律行為,通過開展督查等形式,切實加強對換屆工作全過程的監督,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實現換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不斷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日常監督,努力實現監督“關口”前移。強化事前和事中監督,發現干部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時,通過誡勉談話、函詢等形式,早作提醒,早打招呼,起到了未雨綢繆、防微杜漸的作用。2002年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對3000多名地廳級及以下領導干部進行了誡勉談話,對600多名領導干部進行了函詢。注意把干部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區分開來,把重大問題與一般問題區分開來,把加強監督與鼓勵干部大膽探索、開拓創新結合起來,有效地調動和保護了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