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黨內民主凝聚黨員意志
4月24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將在蘭州召開。
召開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次代表大會及大會選舉產生的新一屆省委,肩負著團結和帶領全省各族人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把我省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重大歷史使命,意義非同尋常。
出席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620名代表,已經各選舉單位黨代表大會、黨代表會議或黨員大會選舉產生。肩負著全省130多萬名黨員重托,寄托著2600多萬甘肅人民厚望,他們將為甘肅的明天勾畫更加輝煌的藍圖。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的推薦、選舉過程,是全省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凝聚全省黨員意志的生動展示和體現。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認真做好各項工作
2006年11月,省委十屆十一次全委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召開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的決議》,確定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于2007年4月在蘭州召開。
對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的先進性和代表性提出明確要求,是省黨代表大會作為黨的地方領導機關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
代表的政治素質、議事能力如何,直接影響到大會各項任務的完成,影響到黨的領導作用的發揮。做好代表推薦選舉工作,成為開好大會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保證。
省委對代表選舉工作高度重視,多次討論,省委主要領導經常過問和研究。2006年11月15日,省委下發《關于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對選舉單位的劃分、代表名額的分配、代表的條件和構成、代表產生的程序等作出明確規定。11月18日,召開代表選舉工作會議,對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選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各選舉單位黨組織把黨代表選舉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傳達學習省委文件精神,周密部署本地、本單位的代表推薦選舉工作。同時,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并按任務和時間要求排出工作流程圖,逐項落實到人。組織、宣傳等職能部門和紀檢機關,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履行各自職責,確保了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省委關于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下發后,省委組織部又下發了《關于報送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代表材料有關問題的通知》,就有關問題作了具體規定。在每個階段的溝通匯報過程中,省委組織部都對醞釀提名和選舉工作的程序、方法以及代表條件進行認真審查,對個別不符合要求的人選,提出調整建議,加強具體指導。各選舉單位按照省委要求認真把關,嚴格審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加強請示溝通,保證了整個選舉工作的順利進行。
深入宣傳細致考察 民主觀念深入人心
各選舉單位在黨代表的推薦、選舉工作中,把推薦、選舉工作與對黨員進行黨性教育和民主集中制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代表的推薦、選舉過程成為對黨員進行黨性鍛煉、黨性教育的過程,成為對黨員進行具體、生動的民主集中制教育的過程,黨內民主觀念深入黨員心中。
在醞釀、提名階段,各選舉單位采取編印宣傳手冊、懸掛張貼標語、在新聞媒體開辟專欄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使各級黨組織特別是所有基層黨組織和每個黨員,都知道推薦選舉省黨代會代表這件大事,并積極支持和參與這項工作。
為了保證較高的參與面和參與率,各選舉單位借鑒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組織動員黨員的成功經驗,在組織好工作地點固定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參與代表推薦工作的同時,對那些工作地點不固定的臨時黨組織和流動黨員采取打電話、寫信、征求意見等方式,組織他們參與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的推薦工作。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采取登門訪問等方式,組織他們進行推薦。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將宣傳提綱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供少數民族黨員學習。
各選舉單位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嚴格按照省委規定的程序開展推薦、提名工作。堅持做到基層黨員沒有提名的人選不向上級黨組織推薦;基層推薦意見不集中的,不作為推薦人選,保證了每位人選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為保證代表人選的質量,各選舉單位抽調黨性強、作風正、業務熟的干部組成考察組。考察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特別對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作風方面的表現、廉潔自律方面的情況和群眾公認程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了解。考察前,進行預告?疾熘校⒁饴犎「鞣矫嬉庖,包括紀檢、監察機關和被考察人選所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意見。代表候選人初步人員考察后,都在選舉單位范圍內以適當方式進行了公示。
這次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推薦、選舉工作,發揚黨內民主,得到了廣泛認同和支持,激發了廣大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全省直接參與推薦提名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分別達到98.4%和93.8%。
嚴格履行遴選程序 確保先進性和代表性
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復醞釀,逐級遴選,是這次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推薦提名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
在黨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醞釀推薦過程中,各選舉單位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由廣大黨員提名推薦,一般都經過了“三上三下”。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考察名單,都是在自下而上推薦提名、逐級遴選的基礎上,由選舉單位黨委常委會根據多數黨組織和黨員的意見提出的。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都是由黨委常委會根據省委提出的代表條件、代表構成要求、分配的代表名額以及考察情況,經過通盤研究后確定的。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都召開了全委會,經充分醞釀討論后,用圈選的辦法按多數人的意見確定。74個選舉單位按照黨章有關規定和省委的要求,分別召開黨代表大會、黨代表會議或黨員大會進行選舉,其中召開黨代表大會的25個,召開黨代表會議的33個,召開黨員大會的16個。選舉前,對候選人預備人選進行充分醞釀,根據多數選舉人的意見確定候選人,然后直接采用候選人數多于應選人數的差額選舉辦法進行正式選舉;也有的采用差額選舉辦法進行預選產生候選人名單,再進行正式選舉。全省共確定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828名,選舉產生代表620名,差額比例為33.5%。
嚴格的遴選程序確保了當選代表既有先進性,又有廣泛性,結構比較合理。
620名代表整體素質比較好,議事能力比較強,是各級領導骨干和各方面生產、工作第一線的先進模范,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有較好的群眾基礎。據統計,在620名代表中,既有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也有來自生產和工作第一線的代表。在經濟、科技、國防、政法、教育、宣傳、文化、衛生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黨員模范占有相當比例,榮獲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及獎勵的共有190名,占代表總數的30.6%,其中,榮獲國家級獎勵和榮譽稱號的81名,榮獲省、部級獎勵和榮譽稱號的109名。代表分布在各條戰線和各個方面,各級領導干部占67.1%,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21.1%,各條戰線的先進模范人物占11.8%。解放軍、武警部隊黨員占2.3%;少數民族黨員占11.8%;婦女黨員占19.5 %,分別高于少數民族黨員和婦女黨員占全省黨員總數的比例。50歲以下(含50歲)黨員占62.4%。代表都是建國以來各個時期入黨的,1976年11月以后入黨的占75%。這是我省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重要標志。代表的文化程度比較高,學歷在大專以上(含大專)的占93.9%,比省第十次黨代會時提高了7.1個百分點。有各類專業技術職稱的占代表總數的24.8%。
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的推薦選舉工作中,各級黨組織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起了全省黨員的意志,這成為我省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證。黨代表推薦、選舉工作,從一個重要側面揭示了我們黨充滿無窮活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