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原則 開拓創新 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國務院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解讀③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要以新思路、新舉措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甘肅特色的跨越式發展道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并提出了支持加快發展的五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發展;堅持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改善民生;堅持統籌兼顧,突出戰略重點;堅持自力更生,加大支持力度。這些基本原則,是我們統籌處理改革發展問題的基本立足點,是促進甘肅加快發展的方法論基礎。
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發展。就是既要抓緊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努力克服短期困難,也要從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出發,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努力做到標本兼治、遠近結合。我省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集中表現在,基礎設施欠賬多,瓶頸制約明顯;生態環境脆弱,人口、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產業發展水平低、規模小、經濟實力相對較弱;貧困人口比重大,民生問題十分突出;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公共服務能力不足。但從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看,主要是發展觀念落后,思想有待進一步解放;投資渠道單一,多元投資格局有待形成;體制機制不活,經濟開放度較低;大城市缺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力不足;城鄉二元矛盾突出,城市帶動農村能力弱。面對這些困難和矛盾,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一方面要立足于當前,強化項目建設,暢通融資渠道,推進財政資金向民生、“三農”和基層傾斜,抓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難;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不斷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積極謀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各項重大政策措施,既要立足于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要考慮今后的長遠發展問題,既要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又要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推動甘肅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就是要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起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努力使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生態良好、結構優化、資源循環利用的基礎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任務。我省經濟結構不合理,生態環境脆弱,發展方式粗放,已成為影響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大問題,只有改變以往的粗放發展方式,在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努力促進推進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加快實施石油化工、鋼鐵有色、裝備制造、新興能源、電子信息、輕工紡織6個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光伏發電示范工程,抓好新能源裝備制造、高科技高載能、新型儲能等產業發展。要以發展循環經濟為切入點,落實《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著力抓好循環經濟7大基地建設,打造16條循環產業鏈,培育100戶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形成36個環境友好型開發區,實施72個循環經濟重點支撐項目。要大力促進服務業發展,加快發展綜合交通運輸、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研發、工業設計、中介服務、信息服務和文化旅游產業,建設蘭州西北區域商貿中心、隴西中藥材物流中心、定西馬鈴薯交易中心等建設,打造區域性物流企業集聚區和物流園區。推進我省經濟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加快發展,在科學發展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改善民生。就是要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改善民生既是發展的目的,也是發展的動力。我省經濟欠發達,民生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貧困人口比重大,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低,就業崗位不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任務艱巨,決定了我們必須把解決民生問題擺在突出位置。要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增強解決民生問題的經濟基礎。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加強社會管理,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制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要從解決人民群眾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入手,集中力量,抓好為民辦實事,努力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不斷擴大就業崗位,大力開展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完善就業服務制度和就業促進政策,健全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幫扶制度,努力使城鄉勞動力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強化人力資源開發,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教育水平。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努力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要高度關注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城鄉社會保障和救助能力。要加強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和管理,推進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和牧民定居點建設,促進城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堅持統籌兼顧,突出戰略重點。就是要統籌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和重點地區發展,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是我們多年來積累的寶貴工作經驗,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做好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有效方法。我省經濟欠發達,人民群眾加快發展的愿望十分迫切,但是各地發展條件和基礎千差萬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千頭萬緒,必須準確把握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要抓住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解決主要困難和矛盾,促進其它問題的迎刃而解。《若干意見》充分肯定了省委、省政府在“四抓三支撐”總體工作思路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區域發展戰略。當前,我們要全面實施這一區域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蘭州等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建設蘭(州)白(銀)都市經濟圈,做大做強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藥等主導產業,把蘭白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支點,西北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區發揮“率先、帶動、輻射、示范”的中心作用。著力推動平(涼)慶(陽)、酒(泉)嘉(峪關)經濟區加快發展。加快隴東煤炭、油氣資源開發步伐,積極推進煤電化一體化發展,構建以平涼、慶陽為中心,輻射天水、隴南的傳統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加快酒泉、嘉峪關一體化進程,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構建新能源開發利用示范區,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東西兩翼齊飛的經濟增長新格局。
堅持自力更生,加大支持力度。就是要發揚“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肅精神,發揮全省各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依靠自身努力,改變城鄉面貌,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同時,要用足用好國家的支持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的大力支持,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的積極性,促進我省加快發展。我省廣大干部群眾在與嚴酷自然環境長期不屈的抗爭中,形成了甘肅人民獨特的精神風貌,這種精神包含了艱苦奮斗、不怕困難,崇尚實干、不甘落后,堅韌不拔、鍥而不舍、奮發有為等豐富內涵。我省的發展需要這種精神,改革同樣需要這種精神;創業需要這種精神,創新同樣需要這種精神。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凝聚全省人民的意志,形成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要加強與國家相關部門的匯報銜接,積極反映甘肅發展中的困難和矛盾,努力爭取國家各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幫助,使甘肅盡快縮小與發達省區的差距,努力趕上全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