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將成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協調推進小組,探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文化發展模式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文化建設

蘭州晨報北京訊(特派記者平麗艷)記者從2月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下一步我省將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召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動員大會,成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協調推進小組,并組織各市州和省直相關部門單位全面對接總體方案,細化“十三板塊”分方案,把中央和省上對打造文化戰略平臺的頂級設計和思路措施落到實處,同時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探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文化發展模式。
據記者了解,根據安排,我省下一步將按照省委的統一部署,繼續修改完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總體方案》,并且將以建立完善文化產業體系、加強園區基地建設、加快培育市場主體、加強項目建設、深化體制改革等為重點,把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在完善文化產業體系方面,大力發展資源型、勞動密集型、復合型、非公有型、外向型、高科技型等6個類型文化產業,重點發展出版發行和印刷、廣電影視和網絡傳播、演藝娛樂、文化旅游、民間民俗工藝品加工等5個優勢產業,積極培育文化創意、節慶會展、數字內容、動漫游戲、移動多媒體等5個新興產業,將出版發行和印刷作為首位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建立起適合我省的“6551”文化產業體系。在園區基地建設方面,加快敦煌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建設,爭取建成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同時加快建設列入“十二五”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中的省級重點園區基地,在中宣部、科技部認定的蘭州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文化部認定的甘肅華源文化產業集團等7個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前提下,爭取再獲批一批“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
為了盡快把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我省將積極爭取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對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政策指導支持,從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產業、科技、土地、價格、生態補償、人才、幫扶等各方面挖掘已有的政策潛力,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各地要結合文化產業發展的實際,在投入、稅收等方面制定更為優惠的政策,放水養魚。與此同時,在進一步加大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的前提下,通過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文化領域建設,搭建省級投資融資平臺,建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向資本市場籌措資金,此外還將通過貼息、補助、獎勵等形式,大力支持重點文化項目。此外,省上還將謀劃一批能夠吸引社會投資、帶動作用強、市場前景好的重大文化項目,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和有實力的文化企業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