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心凝共識 服務大局促發展
——甘肅省政協發展及工作歷程
甘肅日報記者 朱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肅省委員會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地方委員會,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地方組織,是在全國政協指導和中共甘肅省委領導下進行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在我省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1950年10月,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的規定,甘肅省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次會議在蘭州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甘肅省人民政府委員會及主席、副主席、委員和甘肅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及主席、副主席、委員。
1954年8月,甘肅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原甘肅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1955年2月15日至19日,按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和有關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蘭州隆重舉行,會議通過了省協商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會議決議,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政協甘肅省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會。
從1955年2月到“文化大革命”發生前的11年中,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在團結各族人民和各界愛國力量,充分發揚人民民主,活躍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以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77年10月31日,在中斷活動逾10年以后,中共甘肅省委決定,恢復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工作。12月18日,政協甘肅省委員會三屆七次會議(擴大)在蘭州召開,會議協商通過了政協甘肅省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名單,通過了四屆一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12月22日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四屆一次會議在蘭州召開,歷時9天。
1978年,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政協甘肅省委員會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政協甘肅省委員會緊緊圍繞推進改革開放、推進現代化建設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積極議政建言,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加強同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聯系,增進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隨著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進一步擴大,政協甘肅省委員會也逐步發展成為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由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組成的更加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在中共甘肅省委的領導下,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堅持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把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把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履行職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在繼承歷屆政協優良傳統和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對政協工作特點和規律的認識,積極探索履行職能的新途徑、新方法,工作呈現出新的蓬勃生機和活力,在推進我省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成績。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召開,會議指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對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作出新部署,為政協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1月召開的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十一屆一次會議提出:要把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政協組織的首要政治任務,采取更加扎實有效的措施,把十八大精神學習得更加深入、宣傳得更加廣泛、貫徹得更加自覺,要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政協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認真謀劃、全面部署和深入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規范協商內容程序,探索協商形式,增加協商密度,提高協商實效,推進協商工作制度化,著力提升履職能力,奮力開創我省人民政協事業新局面。近兩年來,省政協在中共甘肅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在努力做好各項經常性工作的同時,緊密聯系政協工作實際,堅持在領會十八大精神中審視政協工作,在把握十八大賦予的使命中謀劃政協工作,在落實十八大部署要求中推進政協工作。切實加強協商民主建設,積極探索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制定省政協年協商計劃、建立了省政協月協商會議制度;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實際提出了在思想理論水平上有新提高、在聯系黨外代表人士上有新機制、在提高建言獻策質量上有新成果、在推進協商民主上有新進展、在開展委員助推雙聯上有新成效、在聚焦作風建設上有新形象、在提升機關服務能力上有新舉措的整改措施;以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為主線,著力推進扶貧攻堅,深入開展雙聯行動,號召并組織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委員開展“聚力扶貧攻堅、助推雙聯行動”;不斷解放思想,積極開拓進取,圍繞全省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廣大委員積極參與,先后就推進“3341”項目工程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非公經濟發展等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協商討論,積極建言獻策,為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目標作出了新貢獻。
與此同時,省政協的自身建設也不斷加強,組織機構不斷發展,工作制度不斷完善,履職水平和能力不斷提高。從第一屆省政協一次會議到第十一屆一次會議,省政協委員人數由128人增加到590人,常委會組成人員由37人增加到118人,委員界別由22個增加到30個;省以下政協地方委員會由25個增加到100個,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人數達到16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