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蘭州12月15日訊(記者白德斌)按照省政府黨組學習計劃,省政府今天下午召開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報告會,邀請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凱教授作《大數據背景下的公共治理模式變革》專題輔導報告,集體學習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有關知識,助推簡政放權和政府職能轉變。
受省委副書記、省政府黨組書記、省長劉偉平委托,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榮燦主持會議。
汪玉凱教授結合當前信息化發展趨勢,從“互聯網+”的本質是一種新的創新發展模式、“互聯網+政務”是政府治理現代化的路徑、在“互聯網+政務”中推動公共治理模式變革三個方面,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經濟新常態下政府治理面臨的挑戰,以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路徑和模式。
會議指出,省政府班子成員和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要把學習的成果運用好,按照職責分工,下功夫抓好省政府出臺的《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實施方案》《加快大數據、云平臺建設,促進信息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的實施方案》和關于甘肅政務服務網建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加快法治政府、創新政府、服務政府、廉潔政府建設,促進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深度融合,助推經濟轉型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
會議強調,一要緊緊扭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這個突出短板,用大數據理念推動精準脫貧工作。以精準的扶貧大數據服務決策、推動落實,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按期實現目標任務。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促進貧困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拓寬就業和增收渠道。二要緊緊圍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力促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搶抓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制造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數據戰略和“互聯網+”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機遇,以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為抓手,促進生產組織方式的集約和創新,推動社會生產要素的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應用信息化手段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生產要素自主、高效流轉與配置,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三要緊緊圍繞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用互聯網思維推動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加強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在現代服務業中的應用,加快推進基于互聯網的醫療、健康、養老、教育、社會保障、食品藥品等益民服務,創新服務模式,降低服務成本,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四要緊緊圍繞推動綠色發展,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把“互聯網+”融入到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防治的各個方面,建設全省統一的資源環境動態信息查詢與服務平臺,建立環境信息數據共享利用機制,推動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五要緊緊圍繞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進辦事流程簡化優化和服務方式創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極力破解群眾“辦事難”“審批難”的頑疾,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