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
任振鶴在慶陽平涼調研時強調
著力構建體現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為革命老區現代化建設構筑堅實基礎
本報平涼11月22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金鑫)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21日至22日在慶陽市、平涼市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聚焦“三個不平衡”的階段性特征,下功夫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做專做優新興產業,做精做靚特色產業,在固本培元中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實現動力轉換,著力構建體現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革命老區現代化建設構筑堅實基礎。
在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移動綠色智算中心、同欣50萬噸輕烴深加工項目現場、寧縣和盛鎮工業園區,平涼工業園區、平涼機場規劃建設地、平慶鐵路杏林村隧道口,任振鶴察看項目建設、園區運營、企業生產等情況,聽取煤化工產業發展匯報,與省直相關部門、市、區主要負責同志現場研究解決難點、堵點問題。他強調,平涼、慶陽地區地下資源富集、產業基礎較好、政策機遇疊加,要圍繞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放大比較優勢,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進隴東能源基地建設,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要油炭并舉、延鏈補鏈,進一步強化能源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加快向“新”、向“綠”轉型升級。要搶抓機遇、數實融合,全力打造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落規劃、抓招商、布項目,引人才、聚要素、擴算力,以“算”夯基、以“數”賦智,推動數字經濟產業鏈不斷拓展延伸,培育發展無人機制造、3D打印、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充分發揮算力產業的帶動和倍增效應。要基礎先行、強化支撐,堅持把基礎設施作為隴東能源基地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加快完善綜合立體交通格局,努力構建覆蓋城鄉、功能完備、支撐有力的交通基礎設施體系,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為地區間產業承接、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搭建起高效便捷的“橋梁”。要切實深化政策引領、優化產業生態、強化資源配置,推動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聚,興特色產業、活縣域經濟,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平涼市涇河川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任振鶴登上瞭望平臺,看規模、話發展,進大棚、問產出。他強調,要緊緊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的重要要求,念好“土”字訣、打好“特”字牌、唱好“產”字歌,扎扎實實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聯農、帶農、富農,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張偉文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