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甘谷訊(記者楊世智)甘谷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公司利用當地特有的大青麻,帶動和吸吶近4000名婦女和下崗女工編麻鞋,編出了大市場:95%的產品用于出口還供不應求。
11月25日,省婦聯將該公司評為“婦女就業、再就業培訓基地”,并贈予20萬元就業基金,支持其吸吶婦女就業并擴大生產。
大青麻是天水高寒陰濕山區的一種特產,當地農民自古就有編麻鞋穿的傳統。手工編制的麻鞋融刺繡、編織、縫紉于一體,美觀大方,透氣環保。
1995年,甘谷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公司開始進行麻鞋產品研制、試制、試銷,一舉取得成功。第二年,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麻編鞋被一家美國公司看中,開始進入國際市場,該公司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麻鞋及麻編產品研發和生產的出口型企業。
10年來,該公司為適應國外消費市場需求,依托特色,不斷創新,并高薪聘請意大利和日本等國的著名服裝設計師為其設計產品,使公司的麻編產品達到1000多個品種,遠銷歐美和臺灣、香港等17個國家和地區,一雙麻鞋甚至可以賣到100多美元。
今年10月,該公司的產品被中國第三屆農產品交易會評為暢銷產品。為了保證產品供應,大漠行公司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與甘谷、清水、張家川等縣8個村的農民進行合作,并大量吸納下崗工人,直接或間接解決了近4000名婦女的就業。盡管今年8月該公司與浙江登云工藝鞋業有限公司合資建起了新廠,擴大了生產,但產品仍然供不應求。目前,該公司已接到麻鞋訂單40萬雙,大大高于25萬雙的年生產能力。
公司只能忍痛割愛,對訂單進行篩選,以保證產品質量和交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