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政協第十二屆甘谷縣委員會召開第十二次常委會議。縣政協主席王璽卿主持會議并講話,縣政協副主席李緒昌、王金生、陳旭、田小龍、董成斌出席會議,副縣長王龍強應邀出席會議,全體政協常委及部分社情民意信息員參加會議。
會議組織學習了以焦裕祿精神為標桿、著力解決突出問題的理論文章,討論通過了全縣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情況的調研報告,討論通過了關于加強提案辦理協商提高提案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實施意見。

會議指出,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實行適度規模經營,加大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是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全縣在積極引導和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縣土地流轉面積8.71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10.7%。其中轉包0.39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4.5%;出租3.67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42.1%;互換1.12萬畝,占流轉總面積12.9%;轉讓3.53萬畝,占流轉總面積40.5%。全縣土地流轉共涉及農戶27465戶,占總農戶的21.3%。
會議要求,要健全機構,切實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指導和監管。在成立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轉管理體制和服務平臺,為農民提供信息、政策和法律服務,不斷提升咨詢、服務、指導和管理水平。要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對縣鄉工作人員和土地流轉業主進行相關法律政策的培訓,熟悉工作業務,規范操作流程,積極引導農民在依法、自愿、有償原則下實施土地流轉,確保農民在土地流轉中得到實惠。要制定政策,加快土地流轉各類資金扶持。對流轉農民土地較多,規模化經營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和龍頭企業,在項目、資金上給予扶持和獎勵,推動流轉主體做大做強。要把土地流轉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培育特色產業的重要抓手,用發展工業的理念抓好農業產業,帶動農村經濟較好較快發展。要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村土地流轉激勵機制,發揮流轉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創新流轉模式,推進土地經營權市場化,確保流轉走向競爭可控、穩定持續和健康發展的軌道。
會議強調,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形式,提案辦理協商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提案辦理協商、提高提案工作科學化水平是推進政協工作改革創新的重要手段。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有關精神與制度規定,進一步深化對提案辦理協商的認識,建立健全提案辦理協商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提案辦理協商,努力構建參與廣泛、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講求實效的提案辦理協商工作格局。要把提案辦理協商貫穿于提案工作全過程,加強案前協商、辦中協商、督辦協商和辦后協商,不斷提高提案質量和辦理實效,提高提案采納落實率和委員滿意度,全面提升提案工作科學化水平,以提案辦理協商促進協商民主建設。
王璽卿最后強調,縣政協委員和機關全體干部職工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議政能力。縣政協委員要把加強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工作需要,一種精神追求,切實增強學習的緊迫感、主動性和積極性,用知識武裝自己,才能議政時“反映問題拿得準,提出意見有份量,參政參到關鍵處,議政議到點子上”。要履行職能,積極參與政協組織的活動。政協委員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參政議政,參加政協組織的各項活動,通過政協這一平臺,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聯系群眾、團結各界的優勢和重要作用,用心、用情到基層去傾聽基層群眾的心聲和訴求,并將突出問題反映到黨委政府,盡最大努力推動各類矛盾和問題的解決。要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密切聯系群眾、主動服務群眾、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用工作成績來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