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握手 與先賢對話
甘谷六峰鎮鄉賢館速寫
一千多年前,在群雄爭霸的三國時代,蜀漢大將軍姜維力撐蜀漢半壁江山,為完成諸葛丞相未競之大業,建立下了彪炳千秋的歷史功勛。成一代千古名將。諸葛亮告蔣琬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其人涼州上士也”。姜維生于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村;二百多年前,在大清王朝的鼎盛時期,翰林院侍讀學士鞏建豐,為雍正皇帝親講《大學·明新至善》。雍正告侍臣曰“鞏某老成持重,爾等皆當效法”。“關西師表”名垂青史,一代帝師千古流芳。鞏建豐出生于甘谷縣六峰鎮鞏家石灘村。
穿越歷史的天空,跨越時間的隧道。千百年后的今天,兩位文臣武將,不約兩同“來”到新落成的六峰鎮先賢館,“握手”歷史、品三國、話清朝。珠聯璧合,成為美談。六峰鎮黨委書記張海平說,打造“鄉賢館”就是為了不負先賢,不負歷史,不負后人,為打造“六峰板”中國夢而奮斗。
鄉賢館位于六峰鎮姜維大道西側的鎮文化中心,坐南朝北。記者在館內看到“關西師表”鞏建豐的手工木刻像,文質彬彬,“蜀漢大將軍”姜維的手工木刻像,威風凜凜。鄉賢館理念先進,構思獨特,做工精巧,格調高雅,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呈對立之和諧,企藝術之真諦,及藝術之高妙,視覺舒適,猶如窗外小景。
鄉賢館以高超的歷史筆觸,獨到的歷史視角,追溯了姜維清廉樸素,節約有度和“但有遠志,不在當歸”的舍家為國情懷;傳承了鞏建豐厚重教育,造福桑梓的崇文思想和“冰壺玉尺”的高尚人格;鄉賢館西面墻上,贊美姜維生平業績的36幅畫和36首詩相得益彰;鄉賢館還收集了六峰人文景觀,民俗文化及麻鞋、嗩吶、黃河奇石等各類民俗展品,民間藏品近百件。六峰鎮鎮長王立彬說,六峰鎮將禮敬先賢,弘揚先賢高尚品德,堅持文化自信,建設先賢文化大鎮,文化強鎮,全力把鄉賢館打造成為全鎮乃至全縣的愛國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