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谷訊【記者武建峰】今年以來,甘谷縣牢固樹立“以招商引資論英雄、以項目建設論成敗”的鮮明導向,持續發力優環境,精準聚焦抓招商,鼓足干勁攻項目,以新的精神狀態、新的思路舉措,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奮力開創甘谷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抓項目建設“強引擎”。一是加快清單項目編制。按照項目清單化管理要求,謀劃2024年項目167項,總投資157.09億元,當年計劃投資69.69億元。其中:新建122項,總投資73.05億元,當年計劃投資40.24億元。續建45項,總投資84.05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9.45億元。二是抓好項目謀劃儲備。把項目謀劃儲備作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從住建、水務、交通等部門抽調精兵強將,組建項目謀劃工作專班,緊盯國家投資導向變化,將項目謀劃重點放在基礎設施補短板、民生保障、生態環保、重大產業等國省重點支持的范圍,分層級、分領域、分類別做好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和申報工作。截至目前,謀劃包裝專項債券項目33個,總投資65.09億元,擬申請專項債券資金32.55億元。審核通過11項,總投資24億元,債券需求7.23億元。謀劃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20個,總投資10.57億元,申請中央預算內資金5.95億元。三是加快項目推進實施。發揮穩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全面梳理一季度計劃開復工項目要素保障情況,謀劃開展全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全力推動一季度開門紅。深入開展重點項目“百日攻堅”行動,扎實有力推進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已開復工113個,開復工率67.66%,完成投資17.16億元。
抓招商引資“活動力”。一是按照《甘谷縣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緊盯延鏈補鏈,千方百計招大引強,進一步壓實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建筑建材、服飾鞋類等12個產業工作專班責任,督促其圍繞各自的上下游產業鏈,細化招商圖譜和目標企業,明確主攻方向,強化內引外聯,推動12條產業鏈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二是1-4月全縣實施新建招商引資項目4項,總投資2.16億元,到位資金1.46億元;實施續建19項,到位資金10.93億元,新續建項目21項,累計到位資金12.39億元,到位資金增量6.61億元,增速114.36%,考核期內項目資金到位率63.38%,為“一季度”開門紅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持續推進“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緊盯全縣產業布局,采取橫向耦合、縱向延伸等方式,廣泛征集各類招商引資項目,圍繞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農產品深加工等12條產業鏈,全力完善產業鏈招商圖譜,在重點產業鏈上下游延鏈、補鏈、強鏈,努力積極引進關鍵環節企業和配套企業,著力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暢通產業循環,打造產業集群,共儲備招商引資項目105項481.84億元。
抓營商環境“求實效”。一是實行招商引資項目縣級領導包抓和“項目管家”工作機制。對新簽約的招商引資項目從前期洽談、簽約、辦理相關手續等方面全程提供代辦服務,對簽約的鑫犇達養殖、脫水蔬菜加工等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全面落實領導包抓制度,提供“保姆式”“店小二”跟蹤服務,堅決兌現“只要企業定了干,一切手續政府辦”承諾。二是全面落實“六必訪”制度,進一步做好企業與項目單位的對接溝通和實地走訪,了解企業所想、所需、所盼,全力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紓難解困,確保招商引資項目“有人招、有人管、能落地、有服務”,爭創一流的發展環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保障,以真誠的態度,最優的服務環境,幫助企業落地建設,投產達效,實現企地共贏。三是持續簡化企業辦事流程,推行項目審批“容缺受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大廳之外無審批、全程代辦服務等具體舉措。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實行項目審批全流程“一網通辦”、開展“標準地”試點等具體舉措,全力服務項目開工建設。同時,全面梳理現有優惠政策,把政策“干貨”條目梳理出來、送上門、講明白,持續擴大惠企政策適用范圍。截至目前,企業開辦全流程壓減至1個環節、1個工作日;辦稅時間持續壓縮,政策性退稅工作提速至2個工作日辦結;1246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工程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52個工作日,簡易低風險項目全流程審批事項壓減至15個工作日。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