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朝旭接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本報盤點24位發言人的背景資料
外交部發言人“家譜”揭秘
任期
一般干三至四年
外交部發言人不是終身的。 除現任的三位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姜瑜、秦剛)之外,21位歷屆外交部發言人的任期不盡相同,從1年到7年都有,其中任期最長的是剛剛卸任的劉建超,他從2002年開始擔任外交部發言人,長達7年時間。
現在外交部設三個發言人,發言人實行輪流發言制。一般一至兩個月輪換一次。
點評:外交部發言人沒有固定的任期,一般就任三到四年后到中國駐外使領館工作,任期長短一般根據實際的工作需要。世界上也沒有終身的發言人。在國外,總統、外長換了,發言人肯定也要隨之變換。
年齡
上任時多在40多歲
本報統計發現,絕大多數發言人都是到不惑之年或知天命之年擔任外交部發言人一職的。除俞志忠、王振宇、段津的出生時間資料空缺外,在歷任21位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中,有11人是在40多歲時擔任發言人的。
在這21位發言人中,最年輕的發言人是剛剛卸任的劉建超,他37歲就開始擔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而上任時年齡最大的是兩位女發言人——李金華和范慧娟,她們55歲開始擔任外交部發言人。
點評:發言人要求具備出色的口才、要熟悉外交領域各項事務,這就需要在外交領域積累一定的閱歷。一般說來,發言人就任之前都已在外交部組織機構或駐外使領館工作過10多年。
籍貫
3位來自北京
在24位歷任外交部發言人中,除4人祖籍資料空缺外,祖籍北京、上海、河北的各有3人;江蘇、山東、浙江、黑龍江籍各2人;吉林、重慶和湖北籍各1人。
北京籍姜瑜、章啟月、孔泉
河北籍秦剛、李建英、李金華
上海籍唐國強、陳建、錢其琛
山東籍李肇星、馬毓真
江蘇籍朱邦造、沈國放
浙江籍崔天凱、范慧娟
黑龍江籍孫玉璽、馬朝旭
吉林籍劉建超
重慶籍吳建民
湖北籍齊懷遠
點評:發言人的選擇對于籍貫的地域性沒有任何要求,關鍵是普通話標準。
昨晚9時許,外交部的官方網站新聞司司長的名字已由劉建超改為馬朝旭。馬朝旭成為新任的外交部發言人。
外交部發言人是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他們向世界發出中國的聲音,他們頻頻在電視媒體上曝光,回答各國記者提問,顯得格外耀眼。
但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外交部發言人卻是神秘人物。一方面是因為外交是國家大事,高不可攀,不敢問津。另一方面,外交部門也因外交無小事,總是有意無意之中將外交神秘化。
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本報詳盡探究了中國外交部第一位新聞發言人錢其琛,以及自1983年建立外交發言人制度以來,產生的23位發言人(包括新任發言人馬朝旭)的背景資料,他們畢業于什么學校,學什么專業,出任新聞發言人時都是多大年齡……一一為讀者揭秘。
24位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任職時間段
1976年-1985年
錢其琛 任期:1976-1982(6年)上任年齡:48歲
齊懷遠 任期:1983-1984(1年)上任年齡:53歲
俞志忠 任期:1984-1985(1年)上任年齡:無資料
王振宇 任期:1984-1985(1年)上任年齡:無資料
馬毓真 任期:1984-1988(4年)上任年齡:50歲
李肇星 任期:1985-1990(5年)上任年齡:45歲
1985年-1990年
李金華(女)任期:1987-1991(4年)上任年齡:55歲
金桂華 任期:1988-1991(3年)上任年齡:53歲
段津 任期:1990-1993(3年)上任年齡:無資料
吳建民 任期:1990-1994(4年)上任年齡:51歲
范慧娟(女)任期:1990-1993(3年)上任年齡:55歲
1991年-2000年
李建英 任期:1991-1993(2年)上任年齡:45歲
陳建 任期:1994-1996(2年)上任年齡:52歲
沈國放 任期:1996-1998(2年)上任年齡:44歲
崔天凱 任期:1996-1997(2年)上任年齡:45歲
唐國強 任期:1996-1998(2年)上任年齡:45歲
朱邦造 任期:1998-2001(3年)上任年齡:46歲
孫玉璽 任期:1998-2002(4年)上任年齡:47歲
章啟月(女) 任期:1998-2004(6年)上任年齡:39歲
2001年-2008年
孔泉 任期:2001-2006(5年)上任年齡:46歲
劉建超 任期:2001-2008(7年)上任年齡:37歲
秦剛 任期:2005-上任年齡:39歲
姜瑜(女)任期:2006-上任年齡:42歲
新任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
1963年生46歲
黑龍江人 北京大學畢業
性別
女性更受關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共出現了四位女發言人,她們是李金華、范慧娟、章啟月,還有現任外交部發言人之一的姜瑜。 作為女發言人,性別反倒是為她們贏得了更多的記者提問和媒體關注。
章啟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覺得從發言人這個工作來說,對男性、女性應該都是一樣的,非常有挑戰性。但是對女性來說可能更復雜一些,比如服裝至少每一次都得要變換顏色,發型化妝也要比男士花更多的時間。”
點評:發言人人選對性別沒有硬性要求,主要考慮其綜合素質是否達到發言人的要求,比如要有足夠的外交閱歷、淵博的學識、出口成章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維。
在歷任發言人中出現了四位女發言人,她們本身就具備了出色的發言人能力,再加上女性清新的形象和特有的親和力,為她們加了不少形象分。
教育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搖籃
在能查到教育背景的外交部19名發言人中,大多數發言人都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其中有8人是地地道道北外人,包括馬毓真、金桂華、段津、吳建民、沈國放、朱邦造、孫玉璽、章啟月等,有3人是在大學畢業后到北外進修和學習,如李肇星、陳建、崔天凱。
另外,還有6人有海外留學經歷,他們是:崔天凱、唐國強、朱邦造、孫玉璽、孔泉、劉建超。
點評:從歷任外交部發言人的個人簡介看,大多數人都畢業于北外。這是因為,外交官一般要求很高的外語能力水平,而按外交部的傳統,很多外交官都是從北外畢業后直接進入外交部,再經過多年的外交工作后成為發言人。
可以說,北外是外交部發言人的搖籃,為新中國培養出大量出色的外交官和外交部發言人。
前職
多在我駐外使領館任職
擔任外交部發言人需要什么職業經歷呢?本報統計發現,外交部發言人擔任發言人前大多是外交部機關或駐外使領館的參贊,其中15人曾在中國駐外使領館或駐外代表團任職;9人直接來自外交部內部組織機構,如新聞司、國際司,亞洲司等。
本版撰文/記者劉曉雪李莎
點評專家:外交筆會創始人李同成(曾在外交部、中國駐外使領館任職,現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