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牛前后的兩塊簡介牌。

銅牛前后的兩塊簡介牌。
中新網十堰12月25日電 (記者 上官純青) 針對網上熱炒的“國家級貧困縣百萬鑄銅牛”事件,25日,湖北鄖西縣縣委宣傳部作出了回應,稱銅牛雕塑是該縣七夕文化的一個標志性建筑,建于2010年七夕節前夕,資金來源為企業捐款和地方自籌。
據鄖西縣縣委宣傳部一負責人介紹,2009年,鄖西縣提出以七夕文化為核心來旅游強縣,把鄖西建成“西安—武當山—神龍架”黃金旅游線上的重要驛站和中國重要旅游目的地。三年來,先后建成了五龍河、龍潭河、天河風景區等3個4A級景區,其中,天河風景區包括七夕廣場、銅牛雕塑、時空隧道等景點。
作為鄖西七夕文化的一個標志性建筑的銅牛雕塑建于2010年七夕節前夕,資金來源為企業捐款和地方自籌。該雕塑以牛郎織女相會的媒介“神牛”作為原型,寬5.9米,高2.7米,位于鄖西縣七夕廣場。
鄖西縣位于鄂西北,與陜西省交界,相傳“牛郎織女”神話便來自鄖西,鄖西縣中部,有一條由北朝南流向的蜿蜒河流,叫天河, 天河發源于秦嶺東南部陜西照川,全長69公里,是漢江的重要的支流之一。(完)
(原標題:鄖西回應貧困縣百萬鑄銅牛:來自捐款和地方自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