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中提到“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專家預測,新一輪的大部制改革方案有望于今年全國兩會后出臺,而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
大部制改革僅僅是開始,“還需要我們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敝醒朦h!秾W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說。
策劃語
2013年,注定將是改革重新起航的一年,甚至可以記錄為又一個“改革元年”。
在經歷了1978年改革開放,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后,這20年,改革進程雖然依舊在按照它原有的軌道和慣性向前推進,但已經沒有了20年或者說30年前那種沖破一切樊籠和阻力,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勇氣、堅持和魄力。
民心思改革,全社會呼喚改革,我們期待著,讓新一輪的改革風暴來得更猛烈些吧,無懼風雨,向前向前!
上一輪大部制改革只是“小打小鬧”
實際上,自從2008年3月11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以來,大部制改革一直廣受輿論關注。
對第一輪大部制改革,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楊光斌評價不高。在他看來,始于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只是“小打小鬧”。
“第一輪大部制改革換湯不換藥,大部門制后,部長尤其是副部長一個都不少!睏罟獗笳f,改革后,政府部門依然“按照行業和產品設置政府主管部門”。
楊光斌直言,比起目前廣東順德等地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探索,中央的改革動作顯得太小。
順德在大部制改革中,試水黨政合署辦公,41個黨政機構減為16個“大部門”,比改革前壓縮了2/3。因其大刀闊斧,順德的試點被媒體評價為“最大膽”的大部制改革。
楊光斌認為,國家大部制改革正面臨“下搞上不搞”的困局。地方在大力探索大部制改革,中央反而力度不大,“下搞上不搞”導致“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局面。“比如,地方改革后組建了文廣新局,但對應到中央卻有廣電總局、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
楊光斌認為,現有政府部門設置的計劃經濟后遺癥,不僅導致執法部門之間的利益沖突,還更多表現為與民爭利,“比如利用公權力而設置進入市場的門檻并尋租,大大增加市場的交易費用;在財政預算中分得一大塊蛋糕。”
改革意味著對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中央黨!秾W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長期進行公共政策領域研究,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提到,推行大部制改革涉及權力的重新分配,肯定會在推行過程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最根本的還是利益問題!
楊光斌說,實行大部制改革,“無論撤掉誰,都會有意見,改革需要勇氣和魄力。”
改革思路:大文化、大交通、大市場
此次十八大報告再提大部制改革,楊光斌判斷,2013年3月份全國兩會組建完新一屆政府后,大部制改革會隨之展開。
他對本報記者講,新一輪大部制改革順利進行,首先需要“上面率先貫徹十八大精神”。
楊光斌解釋,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應該是在政府部門設置中,將那些職能相近、業務范圍趨同的機構相對集中起來,由一個部門統一管理,重點解決“政出多門”的難題。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說,大部制改革很難一步到位,而應該循序漸進。在他看來,大部制改革首先應該選擇從那些職能交叉突出、涉及公眾、服務對象廣泛、外部呼聲比較大的部門開始,然后逐步擴大,而且一定要把結構調整和功能定位進行有機結合。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時紅秀認為,十八大報告中的一些內容,已經隱約透露未來大部制改革的動向。比如,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強宏觀調控目標和政策手段機制化建設”,這在時紅秀看來,或許意味著將建立跨部門的協調機制,這可能成為今后大部制改革破解行政體制障礙的一項重要措施。
時紅秀的大部制改革設想,與多位學者的“大交通”、“大文化”、“大市場”整合思路基本一致。按照時紅秀的設想,“大交通”是在鞏固已經推進的機構和職能整合基礎上,加快鐵路行業改革,并將其納入“大交通”的方案。在實現管辦分離、市場準入基礎上,進行綜合性的交通行業監管。
在市場監管領域,時紅秀主張將分屬于工商行政管理、商務、發改委等部門以及其他涉及市場監管的各部門職能機構合并。在監管方式上進一步減少準入審批,將重點放在規則制定和行業監測上,并強化對監管者的問責制度。
時紅秀說,文化大部制改革在一些地方已經做了有益嘗試,許多市縣一級政府成立了“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把傳統上分設的有關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以及體育等方面的管理職能,綜合為一個政府部門行使。未來,省和中央層面的改革完全可以參照進行。
鄧聿文認為,大部制改革不是簡單的部門、權力整合。在他看來,大部制改革在實行過程中,應該伴隨著對政府權力的約束和分權,“厘清政府權力的邊界,防止權力集中帶來腐敗。”
時紅秀也認為,新一輪大部制改革,應該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
“政府應由生產者變為管理者,由直接提供服務轉而專事標準制定和行為監測!睍r紅秀說,那些市場機制和社會組織能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絕不能再賦予一些部門審批、特許權來干預。
時紅秀分析,實行大部制改革應與政府轉變職能相結合,“如果沒有政府職能的切實轉變為基礎,大部制改革恐怕不過是又一次折騰!
這在鄧聿文看來,也是回歸大部制的初衷。“大部制是指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將職能相對接近的政府部門進行橫向合并,拓寬管理幅度,從而使行政管理體制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新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编図参恼f,大部制改革要實現這一目的,關鍵是應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其核心任務。
如果大部制改革達不到轉變政府職能的效果,那么,它就會像之前的歷次政府機構改革一樣,陷入“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
鄧聿文說,大部制改革僅僅是開始,“還需要我們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文/本報記者 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