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不去看望您了”
嚴令之下,地方官員們怎么過年


對一些官員而言,過去春節飯局排不開,今年春節管得嚴,不敢請也不敢吃。
編者按:2014年春節,或許是各地官員過得最“清靜”的一個春節。
每年年關,許多官員都會面臨糾結。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從上級領導、同僚到下級和朋友,方方面面的人情關系都得維護,常常過年過得身心俱疲。不過自2013年以來,在八項規定和反腐新政的高壓之下,官員們的春節和往年有了不同—可以坐在家里過節了,可以不出去給領導拜年了,可以少送禮或不送禮了,也不太敢接禮了。
高層嚴明政風政紀的決心和行動,令官員們感受復雜,有高興,有感慨,有失落,也有擔憂。舊的規則似乎已不合時宜,面對新形勢,他們怎么想,他們會怎么做?請見本期專題“官員過年關”。
“你送領導幾根冬筍,一旦被發現,領導就死定了,你這就是害人。”
湖南省一位縣級市市委書記在大會上公開要求下屬們不要發短信拜年。“你搞個群發轉發,我懶得回。不回,又好像不禮貌,干脆都不要發。”
2013年治官的禁令不斷,馬年春節如何過,成為2014年考驗基層官員政治智慧的第一道坎。
為了不惹麻煩,有的官員手機限制呼入,有的召開大會明確要求不許送土特產,有的下令將公車上鎖入庫。不過,仍有希望受到照顧的官員到上級那里“走動”。經濟不太發達的地方,縣委書記不得不與企業家們照例聚一聚。
嚴令之下,官員們各有對策,有人嚴格遵守禁令,有人仍想打擦邊球。上級怕下級給自己送禮,下級仍費盡腦筋想要送一點。令行禁止,在復雜的基層官場并不容易。
“敏感時期,誰都要謹慎點”
2014年春節前,湖南一個縣的副局長肖強(化名)還是陪著“一把手”向一些“關照過”的上級領導拜了“早年”。
“送個信封,里面塞一些禮金。”肖強告訴他的朋友、長沙《瀟湘晨報》記者朱遠祥說,“領導也許不在乎你的錢和禮品,但他在乎你是否尊重他,是否值得他信任。”
春節顯然是官場送禮的好時機。雖然過年給領導送錢送禮在一些地方已是官場常態,但肖強今年送禮時發現,有些人不愿接了,那些級別較高的官員,他們也不敢去送了。
“今年真是不敢走動。”河南一位縣委書記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今年過年沒有看望一個領導,也沒有人過來看望過自己。“以前過年說實話,還有些走動,有時還會去一下會所,但今年不一樣了。”
“市委、市政府更是不能去的,因為大家都認識,特別是今年市委要換屆,這個敏感時期,誰都要謹慎點。”這位縣委書記說。
過年期間,他也接到過下屬給他電話拜年。不過電話里說的是,“今年緊,就不給你添麻煩,不去看望你了。”
在重慶,南方周末記者認識的一位當地公安局長何新(化名),今年大年夜值班值了一個通宵。據這名副廳級干部介紹,今年年前年后,單位沒有相互拜年串門的現象。今年也沒有下屬到他家中拜年,他說,自己從來不讓局里的中層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也從來不讓老婆去他的單位,所以單位里誰也不認識他老婆。
浙江省樂清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強用三個字形容他的這個春節,那就是“閉關了”。
今年春節之前,他感受到與往年有所不同,同事間幾乎沒有什么禮尚往來。他自己今年也沒有給現任領導拜年,只給一個已經退休十幾年的老市長拜了個年。
“今年確實簡樸了。”趙樂強說,拜年電話多了,特別是今年還有不少人通過微信給他拜年。喜歡讀書的趙樂強,利用年關看望了當地10名70歲以上的文化人,都是以私人身份去的。
2月10日,江西一名縣委書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春節期間他手機設置了呼入限制,以免一些干部拜年。
江西省豐城市,在春節前召開了新年團拜會,市委書記楊玉平致辭僅用了10分鐘。該市宣傳部副部長甘繼文介紹,“整個會就開了15分鐘,發了一份文件,煙都沒發。”
一些地方,節前便開始三令五申。春節前,湖南一名市委書記在布置春節期間的工作大會上明確要求:不準走動、不準送土特產。往年,各地給領導們送點土特產在所難免。
“你送領導幾根冬筍,一旦被發現,領導就死定了,你這就是害人。”市委書記的這句話引得會場哄堂大笑。
肖冠(化名)是河北省某地的一個鄉黨委書記。他對南方周末記者開玩笑說,這個年過得有點“寡淡”。往年春節前,各村以及鄉里各站所總會給鄉領導送點土特產、花生、魚、肉什么的,有的還會送些購物卡,但去年已經少了,今年堅決不敢。
肖冠是2011年任鄉黨委書記的,之前在縣直部門擔任正科級的副職。他說自己當時跟縣領導之間還有些距離,沒有送過禮。2011年底到鄉鎮工作后,當年還在熟悉情況,2012年底已經有八項規定,風聲就緊了,今年則徹底沒有送禮現象。
他并不擔心自己不送而有其他人過年送禮,會導致“不公平競爭”。“大環境是這樣的,誰也不敢送,即便你送了,過年去拜年,被訪者還不歡迎,誰在這時頂風作案,那真是太傻了。”
“家人最滿意的一個年”
當了三年鄉黨委書記,在肖冠眼里,這個春節是他上班后過得比較輕松的。以前幾乎是從初二開始,各種“你請我,我請你”都開始了,大多都是單位之間的宴請,使用的也都是公款,都沒有時間給親友們拜年。
但今年他有了補償的機會,前三天都在給親朋拜年。因為父母與他同住,初一他去了老婆的幾個親戚家,初二去了岳父岳母家,初三去了自己舅舅家。正月初四,肖冠在家休息了一天。“這在以前難以想象。”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今年春節,江西贛縣縣委書記溫慶鋒帶著妻兒回老家看望了父母。
“今年回去看父母,沒有用公車。公車都封起來了,不允許公車私用。”2月10日,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有三名受訪的縣市委書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春節期間除了值班車輛,其他公車全部上鎖入庫了。
春節期間,上述河南省的縣委書記一家三口,也回到了30公里外的父母家,“是開著老婆的私家車去的”。縣委書記是交流干部,父母和舅舅都在老家,一家三口春節期間去父母家時,也去看了舅舅一次。
除此之外,他今年春節期間,“哪里也不去,確實挺輕松的。”這位縣委書記說,孩子在外上學,過年回來一家三口幾乎每頓在家吃,終于可以過個團聚的春節。
幾名縣委書記都一致提到,“今年這個年是家人最滿意的一個年”。
湖南一名市委書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往年他只有初一在家里待半天,其他時間都在到處應酬或者慰問。今年,他就值了一天班,其他時間基本都在家里陪老人和妻兒。
“我兒子初中的時候寫了一篇作文,說別人孩子都是爸爸媽媽一起帶他去旅游,而他每次只有媽媽陪著。我看了,很心酸。今年花了很多時間陪他。”這位市委書記說。
今年正月初二,重慶的公安局長何新,一家三口回了一次老家—重慶一個較遠的區縣。他父母已經不在了,但家里還有哥哥和一些老字輩的老人。他們一家一直呆到初四才回重慶,“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他說,今年誰也不拜誰的年,才有這么多時間呆在老家。
一些地方官員不僅有時間陪家人,還有更大膽的計劃。南方周末記者認識的一位河南省的廳級官員,今年干脆自費報團去云南旅游了,正月初二出發。之前一些企業聽說他準備在春節假期出去旅游,都要給他安排,但都被他拒絕了。
仍要接待回鄉領導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發現,即使如此,對于地方官員來說,仍然有一些應酬是難以避免的。
往年春節,除了是官員們送禮的好時機,也是一些異地為官或經商者衣錦還鄉的時候。對當地官員來說,他們是家鄉發展難得的政治和商業資源。而在一些異地為官和經商者眼里,過年回鄉時,有地方一把手出面接待,會顯得有面子。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春節期間各地一般都會把回鄉過年的本地在外經商從政者聚在一起辦個新春團拜會。
2月2日是正月初三,上午12時,湖北某縣最高檔的賓館里,一場新春團拜會正在進行。該縣縣委書記致辭稱:八項規定管得很嚴,本不打算搞這場聚會,但想來想去,縣里的發展離不開大家,還是決定從儉小范圍聚聚。
參加此次團拜會的,大多數是當地籍在外較為成功的企業人士。南方周末記者獲悉,2012年該縣的團拜會有十多桌人參加,而今年一共只有6桌,規模減半。
2月10日,湖南一名市委書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往年春節他都要被安排陪客。陪的主要是兩種人:第一種是本地籍在外當官的或知名人士,過年回老家探親;第二種是上級領導,有些領導過年會來逛逛,必須要陪。
“為了地方的發展,平時難免要找這些人幫忙。”該市委書記稱,今年仍有這些人士回鄉,但接待從簡了。
2月3日,該市組織了返鄉的在外知名人士聚會。不過,作為市委書記的他沒有露面,只是由該市政協主席和副主席出面陪同。
“上面有明確要求,不準搞這種接待,我不參加他們能理解。今年有些領導回來,甚至根本不跟我打電話了。政協,本來就有對外聯絡的職能,讓政協出面正好。”該市委書記稱,自上而下的禁令保護了他,“不用喝酒了”。
安徽廬江縣縣長刁吉潤則向媒體介紹,每年縣里都會為回鄉企業家舉辦一次茶話會。今年,這個茶話會取消了。
肖冠在初五、初六有幾個應酬,一是同學到他家里吃飯,二是當地有幾個在北京、天津經商的老鄉回去過年,肖冠拉他們吃了頓飯。肖冠說,他去北京、天津時,也是這幾個朋友給予各種幫忙,他們春節回去小聚一下也理所當然,況且聚會的主體還是圍繞他們鄉的幾個招商引資項目。
開工飯常委們吃了頓面條
春節里,下屬們難以見到上級,短信和電話成為春節期間官員溝通聯絡感情的主要方式。
朱遠祥的一名官員朋友告訴他,春節期間發短信,也有“學問”,“對于一般人,發個群發就算了。但對于重要的領導,你肯定得單獨寫、單獨發。”
這個春節,這名基層官員發給領導的短信得到了回復,他向朱遠祥展示了上級回復給他的“新年快樂”四個字。朱遠祥注意到,他的臉上掛滿笑容。
在湖南另一個縣級市,市委書記在大會上公開要求下屬們不要發短信拜年。
“你搞個群發轉發,我懶得回。不回,又好像不禮貌,干脆都不要發。”這名市委書記說。
“你沒給上級的書記發個短信拜年?”南方周末記者問他。他回答得很干脆:“沒有。你給他發,他不回,不禮貌,你也很尷尬。他一個個回,又很麻煩。”
往年,這名市委書記還會收到很多賀卡。出于禮貌,他會讓市委辦一個個回復。今年,上級不允許公款購買發放賀年卡,也免了一個個回復。
“今年,是我擔任領導以來過得最清靜、最自由、家人最滿意的一個年。”他說。
在“清靜”的春節里,一些地方也改掉了要大吃一頓開工飯的舊習。
河南那位縣委書記介紹,今年年前,市委要求各區縣主要領導在春節期間不能外出,他們縣則要求所有縣級領導春節期間都不能外出,輪流帶班,春節期間,縣委書記本人到機關值了兩天班,一是檢查值班人員在崗情況,二是檢查安全生產情況。
正月初八是上班第一天,上午10點,縣里召開了五大班子會議,要求大家收心,縣委、政府領導相互之間口頭拜年。當天縣里就安排紀委、監察局到各單位對到崗情況進行明察暗訪,“與其讓上級發現,不如自己主動發現”。
這位縣委書記說,以前,年前的聚餐非常頻繁。年前,縣里幾大班子領導一般要安排吃頓飯,各鄉鎮黨委書記也要召集起來犒勞一下,看望老干部也要一起吃頓飯。今年全部取消了,老干部也只是到家里慰問了一下,沒有組織吃飯。
以往過年后,一般到了正月初四,各種飯局就排不開了,不是這家請,就是那家請。到正式上班前一天晚上,縣委常委們還要聚在一起吃頓飯。但今年一頓飯也沒有安排,正月初八中午,常委們在食堂每人吃了一碗面條,沒有加菜,沒有拼桌,就算是聚餐了。
肖冠感覺,今年過年工作比以往要抓得嚴。今年是他第一次在春節期間值班。以前每個春節,機關全部放假,就找兩個在本鄉居住的老同志從初一值到初七,當然要給點值班費。今年全鄉三十多名干部輪流值班,每四人一組,每組一天24小時,從大年三十值到初七,也沒有加班費。
他本人是除夕那天值班,內容無非是安全保衛、上傳下達,以及預備應對突發事件等。好在春節期間鄉里沒有發生什么事情。
正月初七,年還沒有過完,肖冠就去了辦公室,開始為上班的工作做準備。初八上午,正式上班。在往年,那天將是一個“拜年日”,各鄉鎮的書記和鄉(鎮)長要先給縣領導拜年,然后再去給縣直各個局的局長拜年。肖冠說,就是見個面、寒暄幾句,“但禮數一定要到,要不會覺得你不懂事”。雖然不帶禮品,但跑起來也很累。
去年春節時,八項規定已經出臺,“拜年”之風有所減弱,但仍局部存在,今年則完全銷聲匿跡。今年正月初八,市里上午召集各個縣區黨政領導開了節后動員會,下午縣里召集各鄉鎮黨政領導開會,布置開年后的工作。
在肖冠所在的鄉,有個沿襲多年的傳統:過年后鄉政府食堂不開伙,全鄉有二十多個村,每個村請鄉鎮干部吃一天,一直吃到正月結束。“今年不敢這么干了。”肖冠說,正月初八他就讓食堂開伙,并不準鄉里干部去任何一個村吃飯,反倒讓一些村支書不適應。
(羅婷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