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金昌城區,依然被濃濃的綠色簇擁著。通過今年新一輪的城市改造,這里路更寬了,樓更高了,綠更多了,街更靚了,年輕的鎳都變得越發嫵媚動人。
漫步大街小巷,金昌城市改造中一些細微的變化引起了記者的濃厚興趣。
過去,這里無論是市區的主干道還是小區道路,兩邊鑲嵌的道牙都是方方正正帶棱角的。而現在,帶棱角的道牙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呈圓形邊的道牙,光滑圓潤。道牙去棱,奧妙何在?陪同記者采訪的市建設部門的領導細說緣由:帶棱角的道牙在行人行走或是騎車意外摔倒時,對人身體的撞擊和損傷程度很強;而去了棱的道牙會大大緩減對摔傷者的損傷程度。“在整個城區換道牙,是要花費一大筆錢的,但是,還有什么比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更值錢呢?”市上領導如是說。
小小變化折射出“以人為本”的大理念。金昌市以方便市民為標準進行城市改造,許多看似細微卻極富人性化的“改動”叫人回味無窮。為了避免電線桿的“斜拉線”掛傷人,城建部門拆除各類電線桿上千個,拆除架空線路130多公里,建成地下通信線路公用通道34公里,凡是能在地下“走”的線路,不再用電線桿架設,既美化了市容,又防止了意外事故的發生。在廣場和人行道上全部撤換鋪設了防滑磚,防止市民在雨雪天出行發生意外,并把防滑磚延伸到居民樓口,將方便一直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在人行道上不僅鋪設了盲道,還增設了休閑區,供行人在行走時休息。在新建的高標準公廁里全部增設了無障礙通道,設置了殘疾人坐便器,把方便帶給了每一個社會成員。
“不僅讓大街市面光彩照人,也要讓背街小巷漂亮起來。”金昌市的領導從老百姓普遍關心的門前道、路邊燈以及小街小巷的美化、亮化等“小事”入手,為市民創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今年,投資實施了昌榮里、昌華里、金建里、昌文里等5個小區的道路改拓建和居民區硬化、美化工程,架設了造型別致的路燈,建成了街心花園、花壇,栽植了各種景觀樹木。居民小區成了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大公園”。
金昌市城建、綠化部門在抓好街道綠化、公共綠地建設的同時,組織實施了大規模的“拆墻透綠”工程。居民區附近和沿街機關單位、廠礦企業的一道道高墻拆除了,建起來的是一片片開放式的綠地和一座座頗具現代氣息的花壇、雕塑。到目前,已有110多家單位完成了“拆墻透綠”工程,新增綠地面積15萬多平方米。“拆墻透綠”還使政府部門從“深墻大院”里走了出來,增加了老百姓的親近感。不僅如此,市政府還投資對金川公園、五彩城廣場和龍泉景觀帶進行了改造,并開工新建了郊野生態型綠地公園———東湖景區和長泰花園,讓老百姓盡情分享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