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月8日召開的“2017年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暨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上,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明晰思路、突出重點、統籌兼顧,詳細安排部署了全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今年,全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食安委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全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部署,牢固樹立為民監管理念,按照“強基固本,打造亮點,守住底線,樹立形象”的思路,以保障食品質量安全中心任務為核心,嚴格落實“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堅持嚴字當頭、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創新監管方式方法,不斷提升依法監管、科學監管的能力和水平,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全市各級監管部門將以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強化風險管控,加強專項治理,推進社會共治”為突破口,以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從嚴治黨責任”為抓手,合理配置監管資源,健全完善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重點抓好九方面工作任務。
一是制定配套措施,健全完善機制體制。認真學習貫徹《甘肅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點監督管理條例》和《甘肅省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工作規范》等新法新規,修訂完善《天水市食品安全監管事權劃分指導意見》,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訓計劃和配套措施。二是強化技術手段,全面有效增強監管能力。進一步加強監管基礎建設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信息化建設 、提升應急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各級監管機構監管能力。三是創新監管方式,不斷提升保障水平。繼續推進食品安全遠程視頻監管體系建設;全面加強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加強食品配送管理,強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大力推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投保工作。四是推進依法行政,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全面推進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法治建設,積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創新稽查工作思路,強化稽查辦案和審評審批程序規范化,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機銜接,不斷提高執法辦案能力,加大查處案件力度,查辦一批大案要案;堅決打擊食品安全領域尤其是網絡經營的違法違規行為。五是突出風險管控,切實防止安全隱患。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制度,強化風險預警交流,強化輿情信息監測,加強風險隱患分析,及時發布預警,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六是強化日常檢查,嚴格落實全程監管。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嚴守食品生產經營的安全底線,抓好農產品種植、畜禽和水產品養殖、原料采購、生產過程、出廠檢驗、運輸和儲存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風險隱患排查,重點整治摻假造假等違法行為;食用農產品監管要強化市場準入,落實市場開辦方和產品經營者主體責任;農村食品安全要繼續大力開展 “清源、凈流、掃雷、利劍”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整治生產銷售“五無”食品、“兩超一非”食品、過期變質食品和畜禽水產品等突出問題;治理“餐桌上的污染”要全面實施“餐飲業食品安全提升工程”,整合餐飲單位信用等級,推進“明廚亮灶”工程升級。重點加強網絡訂餐、學校和幼兒園食堂、農村集體聚餐等食品安全監管;大力創建肉菜示范超市,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七是強化檢驗檢測,提升監管科技水平。將抽樣檢驗作為實施嚴格監管的技術支撐和執法依據,統籌安排市、縣抽檢分工,實現產品、項目、區域三個全覆蓋;切實加強監督抽檢發現的問題企業、問題產品的核查處置,密切跟蹤不合格產品召回、下架、銷毀等情況并及時向社會公布。八是形成強大合力,全面推進社會共治。大力推進“雙安雙創”工作,加快推進秦州區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積極推動武山縣完成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發揮食安辦“牽頭抓總”作用,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和各級食安辦協調牽頭作用,統籌運用各方監管資源,促進形成縱向統一、橫向聯動、執法有力的行政監管和執法體系;強化宣傳教育工作,積極拓寬宣傳領域,創新宣傳方式,開展食藥科普全民大培訓,引導公眾科學理性消費;完善投訴舉報平臺,暢通“12331”投訴舉報渠道,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進一步優化公眾參與監督的投訴舉報獎勵機制;落實案件移送、公開曝光和紅黑名單等制度;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逐步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密切協同的食品藥品安全多元化共治格局。九是鑄牢紀律保障,提高監管隊伍作風。把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十二屆省紀委七次全會精神和七屆市紀委第二次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繼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強干部職工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嚴肅黨內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嚴肅執紀問責;加強監管執法隊伍作風建設,重點強化對稽查執法、現場核查、審評審批、認證管理等權力運行關鍵崗位的監督、制約和問責, 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確保食品和干部隊伍“兩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