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手臂上的“生命線”
——天水市中醫醫院中長導管與PICC技術為患者帶來福音

為推動“三抓三促”行動走深走實,天水市中醫醫院靜療組開展了中長導管與B超引導下應用塞丁格技術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2項新技術。
什么是中長導管技術?
外周靜脈置入的中等長度導管又叫中線導管(Midline),導管長度20—30cm,從肘窩處上下兩橫指常規穿刺或采用超聲引導技術從上臂置入貴要靜脈、頭靜脈或肱靜脈內,導管尖端位于腋靜脈胸段或可到達鎖骨下靜脈。

什么是PICC技術?
PICC是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英文縮寫PICC。由外周靜脈穿刺置管,其導管遠端定位于上腔靜脈的中心靜脈導管。
中長導管與PICC的區別
這2項技術的開展,減少了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最小化地減輕血管內膜損傷,增加了留置的時間,同時解決了患者留置針易脫出的煩惱,為中長期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帶來了切實可行的選擇方案。目前,天水市中醫醫院已開展10余例PICC和中長管,未出現相關并發癥及不良反應,該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天水市中醫醫院靜脈治療水平成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下一步工作中,天水市中醫醫院以持續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開展更多的新技術、新項目,切實解決患者病痛,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滿足廣大群眾就醫需求。
(來源:天水市中醫醫院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