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峪關訊(記者呂寶林)嘉峪關市圍繞旅游基礎設施和景區開發建設,鼓勵各種經濟成分參與旅游業的開發與建設,極大地推動了全市旅游業的發展。
近年來,嘉峪關市委、市政府積極為各種經濟成份進入旅游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全社會辦旅游的熱情十分高漲。特別是民營經濟積極進入旅游市場,興辦旅游實體,參與旅游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緩解了旅游業投入不足的狀況,激活了全市旅游業的發展。全市陸續建成了一批城市特色旅游景觀,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投資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和提升,旅游產業初具規模。
“十五”期間,全市共拉動社會資金13.16億元投入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商品開發,先后完成了雄關廣場、迎賓湖、東湖、酒鋼水上樂園、七一冰川探險旅游服務中心的開發建設;利用全市豐富的文物景觀,投資興建了長城第一墩旅游景區、懸壁長城·黑山峽絲綢之路旅游景區、魏晉墓文物景區等一批品牌景區;花苑酒店、匯力公寓等一大批賓館飯店相繼建成。旅游接待設施初具規模,目前納入行業管理的旅游企業65家,是“九五”末的6倍,旅游企業中近70%是民營企業。全市直接和間接旅游從業人員近萬人,是2000年的4倍。
主要旅游經濟指標大幅增長,2005年旅游及相關產業收入可達2.5億元,“十五”年均增長22.7%;全社會旅游人數可達60多萬人,“十五”年均增長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