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蘭州6月19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焦健 通訊員張萍 張春生)近日,甘肅省敦煌市在黨河水庫北面玉門關岔道口,采用發射增雨火箭的作業方式,實施了人工增雨工程。據氣象部門觀測,這次人工降雨從當天晚22:08分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3:41分,共降雨13.3毫米,占敦煌年均降水量的三分之一,人工增雨取得了明顯成效。

降雨給市民帶來了一絲清爽
甘肅省敦煌市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市,地處庫穆塔格大沙漠邊緣,屬典型的沙漠干旱性氣候。敦煌歷年6月的平均降水量為8mm,6月中旬的降水量只有2.9mm,而這正是農作物生長發育需水的最佳時期。為了解決好這一需水與缺水的矛盾,2005年底,敦煌市對歷年來的可降水量天氣及降雨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查,調查表明敦煌每年降雨天氣是40次左右,其中可實施人工降雨的天氣是30次左右,具有實施人工降雨的基本條件。當地政府安排財政專項資金7萬元,購置了增雨車載發射架及增雨炮彈16枚。成立了實施人工增雨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農牧部門及時將有關的情況準確提供給了氣象部門;氣象部門選擇以增雨火箭作業作為實施人工增雨工程的主要方式。

發射增雨火箭
這次人工增雨持續時間達5小時33分鐘,共計降雨13.3mm,按作業面積0.3萬平方公里計算,凈增降水量達到0.3億立方米。相當于給棉花等主要農作物澆了一次頭水,對農作物進行了一次適時灌溉,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民減輕了部分水費負擔,還為緩解敦煌旱情,增加空氣濕度,有效保護周邊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