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革文
“加快酒泉、嘉峪關一體化進程,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構建新能源開發利用示范區,形成甘肅東西兩翼齊飛的經濟增長新格局。”這就是甘肅區域發展戰略中“兩翼齊飛”中“西翼”的宏偉構想。
這一戰略構想,彰顯了甘肅省委、省政府的遠見卓識和緊跟當代世界發展潮流的戰略眼光。
這一構想的實施,使“西翼”重要組成部分———酒泉發生了巨變。
時勢選擇了酒泉
一場以新能源為主題的綠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在綠色浪潮中酒泉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從地形上說,酒泉四周的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阿爾金山山脈遙相呼應、并肩聳立,疏勒河谷在酒泉大地上蜿蜒千里,從東向西穿越而去,正好在玉門、瓜州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喇叭狀”地形。從氣象上講,西伯利亞的高壓氣流受巍巍祁連的阻擋,便從嘉峪關以西的開闊地帶進入疏勒河流域,沿玉門、瓜州向西,越敦煌奔樓蘭,這就是著名的氣流“狹管效應”。
酒泉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可以說地蘊天成。不僅有與北美風庫、北歐風庫、極地風庫齊名的“世界風庫”瓜州和“世界風口”玉門,還有肅北馬鬃山、阿克塞當金山等風能聚集帶,風能資源總儲量1.5億千瓦、可開發量4000萬千瓦以上,占全國可開發量的七分之一,年有效風速達6300小時以上,年滿負荷發電小時數達2300小時,在一萬平方公里的可發電區域內,不占耕地,沒有拆遷,無災害氣候,沒有破壞性風速。年平均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可開發利用面積達5萬平方公里,屬國家光熱資源分布一類地區。酒泉地處新疆、青海、內蒙古三省區交匯要道,與三省區風能資源儲備豐富地區運輸半徑在800公里左右,有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獨特區位優勢。
早在1996年,酒泉就開始了風電產業發展的試驗開發和實踐探索。經過十多年的積累,為加快風電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酒泉緊緊依托資源、區位和交通優勢,把風電產業作為振興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來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得天時、地利與人和,國家把首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選擇在了酒泉。2009年8月8日,各路風電建設大軍匯集在驕陽似火的玉門昌馬戈壁上,隨著省委書記陸浩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共同啟動按鈕,全國首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宣告在酒泉開工奠基。
酒泉風電進入了大規模連片開發的實施階段,迎來了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
用“鐵人精神”創造“酒泉奇跡”
打造甘肅經濟騰飛的堅硬“西翼”,是酒泉的使命與光榮,同時也成為檢驗酒泉各級干部大局意識、執政能力和執行力的“試金石”。
“200”與“50”,是去年酒泉領導班子刻骨銘心的兩個數字。2009年6月,省委陸書記在會見香港記者時表示,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啟動以后,全省2009年建成200萬千瓦風電裝機,風電裝備制造銷售收入實現50億元,而這一重任就落到了全省新能源建設及裝備制造業的主戰場———酒泉肩上。
實現風電裝機突破200萬千瓦和風電裝備制造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是酒泉擔負“兩翼齊飛”重任后遇到的第一個攻堅戰。當從省委、省政府領導那里領來軍令狀之后,酒泉市委書記李建華感到從未有過的壓力,到年底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到11月份,酒泉將進入漫長的冬季,風電場的作業又都在空曠的戈壁灘上,嚴寒、風雪、冰凍將給施工帶來難以想象的困難,按常規進度來看,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酒泉風電產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早,但到2005年全市風電裝機只有6萬千瓦,2006年有11萬千瓦,2007年有41萬千瓦,到2008年才達到51萬千瓦,要實現200萬千瓦的裝機任務,意味著當年要新增裝機150萬千瓦,至少超過過去12年累計裝機的3倍以上;裝備制造業過去在酒泉幾乎是空白,2008年8月才有首家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入駐園區動工建設,2009年8月首臺風機下線,盡管包括全國整機組裝、風葉制造業績前三名在內的29家上市公司落戶酒泉,但要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完成銷售收入50億元,意味著將超過全省裝備制造銷售收入前三名的總和,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酒泉各級干部迎來了第一個嚴峻的考驗。
然而在“鐵人精神”和“航天精神”的故里,過去創造了無數奇跡,現在也依然能夠創造出奇跡。
在酒泉碧藍的天空下,亙古寧靜的戈壁荒原機聲隆隆,吊塔林立,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
在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的車間里,焊花飛濺,行車穿梭,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揮汗如雨........
幾十家全國最頂級的風電裝備制造企業齊集酒泉;幾十戶“國字號”的建設集團開進了茫茫戈壁;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萬建設大軍在這里戰嚴寒、攻風電。
華電集團10萬千瓦國產化風機示范項目20天核準批復建設;金風科技自從去年8月8日風機下線,年內完成了生產風機200臺的任務;中材科技從開工建設到首臺葉片出廠只用了99天,年內實現生產風機葉片300幅;華銳科技從開工建設到首臺風機出廠只用了110天,50天生產300臺1.5兆瓦風機,全國陸地首批兩臺3兆瓦風機成功下線,他們還創造了日生產10臺風機、日銷售收入1億元的奇跡;黑崖子風電場敢干不蠻干,敢為有所為,創造了在寒冷的北方冬季施工的優良業績;中節能創造了一天澆筑5個風機基礎的工程記錄......
一組組數字都那么令人振奮,一幅幅建設場面都那么令人感動。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到2009年年底酒泉風電裝機突破200萬千瓦,達到了220萬千瓦,當年新增裝機169萬千瓦,是前12年裝機總和的3.3倍;風電裝備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達到64億元,是全省裝備制造銷售收入存量的80%。
2009年12月2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長徐守盛和部分省級領導在酒泉參加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裝機突破200萬千瓦、新能源裝備制造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雙突破”慶典和四個下線儀式、兩個簽字儀式、一個奠基儀式,在了解這一情況后,省委陸書記飽含深情地說“這不能只說是酒泉速度,應該是酒泉奇跡”。
2010年1月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致信酒泉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酒泉新能源建設實現“雙突破”作出重要批示,陸浩指出:“雙突破”使我省風電產業及裝備制造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不僅為我省的新能源產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為我們國家新能源產業、低碳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酒泉各級干部群眾用“酒泉速度”和“酒泉奇跡”為省委、省政府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雙突破”新起點上再次吹響嘹亮的沖鋒號
進入五月,和風拂過酒泉大地,萬木蔥蘢,百花爭艷,新能源基地建設的一個個喜訊猶如鮮花在春風里依次綻放:酒泉國家風電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正式掛牌;華銳科技5.0兆瓦特大型風機項目奠基,標志著全國乃至全世界陸上最大的風機在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率先啟動;華銳科技3.0兆瓦陸上風機和金風2.5兆瓦的大功率風機成功下線;中材科技第1000幅葉片交付使用;中復連眾3.0兆瓦風機葉片成功下線;東汽集團2.0兆瓦風機即將投入生產......所有這些,標志著酒泉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開始升級換代,也使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4月26日,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再傳捷報,自去年8月風機下線以來,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里,酒泉風電裝備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達到100.48億元,相當于我省去年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存量80億元的1.25倍。
與此同時,風電場建設也在加快推進,自5月12日以來,更是每天以2萬千瓦的速度在增長,至5月20日,酒泉風電基地一期工程累計完成裝機268萬千瓦,當年新增裝機48萬千瓦,占2010年累計裝機計劃的52%。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設正闊步邁向新的征程。
在這一份份喜悅與收獲里,凝結著廣大建設者的確汗水和艱辛,體現了酒泉人民“鐵人”般的沖天干勁和不懈追求、永攀高峰的豪邁氣概,更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肅精神在酒泉的生動體現。
酒泉各級干部群眾并沒有因為去年底實現“雙突破”而放慢新能源基地建設的步伐。因為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到基層干部群眾,從企業高層管理者到工地車間普通的建設者,都深深知道,實現“雙突破”只是建設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邁出的關鍵一步,今后的路更長,任務也更加艱巨。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裝備企業,在去年取得“雙突破”的基礎上,都摩拳擦掌,鼓足干勁,準備攀登新的目標———確保2010年9月完成風電裝機516萬千瓦,實現風電裝備制造銷售收入100億元。
2009年12月28日,剛剛參加完“雙突破”慶功大會的風電建設及裝備制造企業各路大軍,鎧甲未解,征塵未洗,又秣馬厲兵,整裝待發,再次吹響嘹亮的沖鋒號角。
元旦剛過,市委就接連召開幾個重要會議,提出了分解任務、開足馬力、倒排工期、逐戶落實的要求,發出了新能源基地建設新一輪攻堅戰的總動員令。
瓜州在行動。1月21日,瓜州召開風電建設攻堅年誓師動員大會,組建了17個風電攻堅突擊隊,排列整齊、雄姿英發、精神抖擻、斗志昂揚......
玉門在行動。在冰雪尚未消融的玉門昌馬風電場上,參與玉門風電場建設的7家風電企業,從酒泉市和玉門市領導手中鄭重地接過“攻風電戰百萬”的戰旗......
肅州在行動。經過深入調研、充分論證、自我加壓,提出了“保2增3”目標,抽調精兵強將組成重點項目推進組,力爭生產風機及配套產品2000臺(套),工業園區實現各業銷售收入200億元,稅收3億元……
敦煌、金塔乃至肅北、阿克塞都在新能源基地建設大潮中找準位置,揚帆競渡。
2月10日,一場漫天大雪讓酒泉大地銀裝素裹,寒雪天氣并沒有阻擋住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產建設的步伐,一踏入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就讓記者立即置身于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中。
在酒泉新能源產業基地生產出第一臺風機的甘肅金風風電設備公司風機總裝車間里,機聲轟鳴,行車穿梭,50多名工人在各自的崗位忙碌著。剛剛吊裝完一臺組裝風機的組裝組組長胡彥軍告訴記者,這是企業今年生產的第60臺風機,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組的工人就沒有休過節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