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飛雪的時候,記者采訪了嘉峪關市委書記張開勛,請他總結一下嘉峪關“十五”期間的主要成就。張開勛為記者列了一組數據:全市“十五”計劃提前兩年完成。
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預計達到60億元,是2000年的3.3倍,“十五”凈增42億元,現價年均增長27.3%。
大口徑財政收入預計達到16億元,年均增長22.5%,是“九五”末的3倍。
地方財政收入預計達到4億元,同比年均增長16.6%,是“九五”末的2.5倍。“十五”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0億元,是“九五”時期的3.3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萬元,比“九五”末凈增32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5000元,比“九五”末凈增1792元。
回顧“十五”,張開勛認為,全市在工業經濟、第三產業、城鄉一體化、城市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改革開放、社會各項事業以及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工業經濟超常發展。
2005年全市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50億元,比“九五”末凈增37.4億元,“十五”期間現價年均增長31.7%。
工業化率由70.4%提高到83.3%。
酒鋼在改革與發展中迅速崛起,鐵、鋼、材產能突破500萬噸,“十五”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65億元,“再造一個酒鋼”的目標順利實現。
2005年地方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4.4億元,是“九五”末的4.9倍。
開發建設了嘉峪關工業園區,入園企業達到88戶。
22戶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企業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其次是第三產業快速增長。旅游業發展突出景區開發與基礎設施建設、精品線路與精品景點培育、全民旅游全民辦“三個發展重點”,建成了長城文化旅游景區、長城第一墩景區、“七一”冰川景區、懸壁長城景區、長城博物館等一大批項目。
2005年旅游及相關產業收入預計達到2.5億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22.7%。
商貿流通業堅持名品名店經銷、連鎖超市經銷和有規模有特色專業批發“三大經銷策略”,便民連鎖、專營專賣、綜合超市、物流配送等多業態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建成專業批發市場6個、連鎖超市11個、名品名店450個。
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9.5億元,年均增長11%。
金融保險、郵電通信、中介服務、休閑娛樂、房地產開發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城鄉一體化穩步推進。完成了農村電網、路網改造,人畜飲水、農業節水示范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發展珍品、精品和旅游觀光“兩品一游”特色農業取得成效,建成了酒鋼種植園和養殖園、葡萄基地、洋蔥基地、特禽養殖基地、制種基地和觀光農業項目。農村二、三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亮點,農民從中得到的收入占當年純收入的47%。 四是城市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建設了南部開發區,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58平方公里。建成了迎賓湖旅游園區、東湖生態旅游園區、雄關廣場等項目,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1.5%,人均綠地面積16.9平方米,人均水面積11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31平方米。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中國西部名城、中國魅力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三連冠等榮譽稱號,區域中心城市的品牌效應顯著增強。如今,嘉峪關正以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政治穩定、城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形象走向新的歷史征程,成為不少人向往和關注的地方。 總結五年的成就和經驗,張開勛認為,主要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嘉峪關市上下能夠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和實踐發展思路;得益于市委、人大、政府、政協、酒鋼和軍分區幾大領導班子團結共事的良好氛圍;得益于全市人民和各級干部的共同努力。 談及未來五年發展思路和目標,張開勛說,全市將圍繞“一個目標”,促進“兩個協調”,體現“三個突出”,實現“四個提升”,實施“五大戰略”。“一個目標”,即提前十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兩個協調”,是指把產業園區建設與城市建設協調起來,與城鄉一體化建設協調起來。“三個突出”,即突出地方工業發展,突出產業園區建設,突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四個提升”,即提升旅游業帶動能力,促進相關產業發展;提升商貿業輻射功能,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城鄉一體化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經營管理水平,打造人居環境質量高地。“五大戰略”分別是工業強市主體戰略、生態立市戰略、“東進西出”戰略、資源戰略、人才戰略。 張開勛信心滿懷地說,“十一五”期間,嘉峪關將進一步凝聚經濟發展新優勢,努力開創經濟社會超常發展新局面。全市將力爭實現“兩個20%”,即全市生產總值現價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0年突破150億元大關;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地方財政收入達到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18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工業化率達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