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隴原名校 辦精品教育
——民勤一中加快教育發展紀實
學校管理精細化
民勤一中是一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現為國家西部開發助學工程高中“宏志班”承辦學校。為了把學校辦成環境一流,設施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的省級示范性高中,民勤一中不斷改革創新管理機制,借鑒和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特色求發展,樹立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培育學校精神,強化思想引領。學校根據多年發展中形成的“勤勉、務實、篤學、求新”的一中精神,努力將其培育成師生共同追求的一種理想信念,作為統領學校工作的思想基礎和出發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規范行為,激勵斗志。用勤勉務實營造管理環境、學習環境、生活環境,以篤學求新推動學校的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篤學求新成為師生更新觀念,創造經典,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的新途徑。
優化管理模式,實施精細管理。學校在精細化管理中,建立了目標一致、分工協作、層級有序、責權分明、務實高效的管理體系,制定了關于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班主任工作、教學工作、教師行為規范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校長李忠民明確提出了“把常規抓好、把細節抓嚴、把過程抓實、把安全抓牢”的管理思路,認真落實領導班子成員值日制度、包年級制度、“六進”(進課堂、進公寓、進食堂、進操場、進年級組、進教研組)制度、任課教師入住學生公寓制度和教師輪流值日制度,向精細化管理要質量,向精細化管理要發展,全力實施精致教育,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堅持民主治校,建設陽光校園。學校堅持實行校務、黨務公開制度,設立校長信箱,實行校長接待日、校園開放日,并通過不定期召開師生座談會、教代會、黨員會、學代會、團代會、家長會,廣泛聽取師生和家長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工會、團委、學生會以及班團等組織的民主監督作用,使學校的決策與管理始終處于師生和社會的監督之下,不斷強化各項制度的落實,使學校成為陽光校園、和諧校園。
教師成長專業化
民勤一中把激勵教師、發展教師、成全教師作為學校管理的主旋律,全力促使教師成長和專業發展。以教師的和諧發展,保證教育教學的和諧發展和學生的和諧發展。
搭建平臺,主動發展。學校每年出資為教師購買教育理論專著,讓教師與“思想巨匠”交流,與“教育巨匠”談心,從而提升思想,凈化靈魂;舉辦教師讀書論壇、高考講座、教學大賽、教學研討會、專業知識競賽等,讓教師走向前臺,展示自我。學校每年都要組織教師外出考察和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學習交流推廣外地先進教改經驗,以點帶面,全面提高。每學期,學校提供經費、時間、場所,讓教師依據自己的創意組織各項有意義的活動,展示才藝,融洽關系,充分發揮創造才能。
成果獎勵,機制驅動。學校實行教研成果獎勵制度,鼓勵教師著書立說,成名成家。教師發表論文學校發給與稿酬同等數額的獎金,教師教研課題立項實施,學校在經費上給予支持,教師教研成果獲獎,學校進行表彰獎勵,并把教師公開發表的論文、札記、課題、教學設計等都及時整理,輯錄成冊,激勵廣大教師理論上有高度,科研上有成果,教學上出效益。每年進行一次大型的優秀教師表彰活動,對受表彰的教師隆重宣傳、高額獎勵,使教師的勞動和業績得到弘揚與尊重,讓教師充分享受教書育人的光榮、尊嚴與幸福。
創造空間,引導成才。學校明確提出“三年勝任熟練、六年力爭骨干、九年成為學科帶頭人”的培養目標,大力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學校每兩年組織評聘一次名師骨干,不預設名師骨干指標,只要條件合格,學校就予以認定,并按層級給以研修津貼,給教師提供成長空間,引導教師與自己競爭,確立戰勝自我的高標準,不斷地超越自我的原有層次,從知識、素質、能力、境界等各個方面不斷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達到更強、更有能力、更能把握機遇的較高境界,從而實現心中的理想。
扎實有效的措施,促使了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如今,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結構合理、德藝雙馨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已經形成。全校222名教職工中,專任教師平均年齡35.3歲,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6%,有15人獲“全國優秀教師”“五一勞動獎章”“園丁獎”等國家及省級獎勵,89人被確認為省、市、縣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涌現出了40多名省市教學能手、教壇新秀和學科競賽優秀教練員。
學生培養科學化
在教育教學中,民勤一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善于發現與挖掘學生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得到自由全面和諧的發展。
榜樣激勵,促進學生精神發展。近幾年來,民勤一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有17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平均每年有三百多人考入全國重點大學,900多人考入本科院校,60多人在數理化生奧賽中獲獎,具有很好的榜樣資源。學校立足本校,充分發揮校內榜樣的激勵功能。每年高考結束,及時刊出高考英才榜和奧賽明星榜,讓身邊的人做榜樣,來激勵在校就讀的學子;將一中考入清華北大學生事跡刊列在樓廳,建設清華北大學生長廊,并邀請歷屆名牌大學校友來校作報告,激發學生讀書熱情,從精神方面為學生樹立標桿,增強學生精神支柱,使學生學有追求,求有所成。
模范引導,促進學生道德發展。學校將社會上的一些先進模范引入校園,讓他們更好地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道德發展。將評選的全國道德模范、十大感動中國人物、十大隴人驕子的事跡張貼在櫥窗、報欄、黑板,圍繞這些模范的評選積極開展主題班團會,讓先進的人物引領學生,讓先進的事跡感染學生,讓先進的思想鼓舞學生,從而加強了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活動錘煉,促進學生人格發展。民勤一中特別重視活動對學生人格的錘煉。學校高標準裝備了校史展館、生態縣情教育展館、德育展室、書畫展室、國防教育展室等“兩館三室”,加強了法制教育、國防教育、生態縣情教育等德育基地建設,廣泛開展了“文明校園創建月”等專題教育活動,舉辦了“告別網吧”、“遠離毒品”千人簽名宣誓及“檢察官進校園”法制講座、“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絡簽名、“迎奧運,樹新風”演講比賽等特色德育活動。每年開展“春季好讀書”活動與古詩文背誦、默寫競賽、誠信考試宣誓、班級學習經驗交流、百名“學習標兵”評選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完美人格形成。
心理疏導,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針對學生學習、交友等心理健康方面的諸多問題,學校專門建立了心理咨詢室,開通了心理咨詢熱線電話,聘任心理學專業老師擔任心理咨詢師,定期或不定期向學生發放心理調查問卷,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疑難問題,指導學生正確與人溝通、交往、合作,正確抒發各種情緒,緩解心理壓力,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挫折與困難,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通過疏導,學生都能正確面對現實,調適自己的心理,正確處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學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促進了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健康成長。
方法指導,促進學生學業發展。民勤一中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以學生精神、道德、人格、身心得到充分發展來促進學生學業的發展,把學生學法指導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每周安排一次高考講座,讓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承擔高考講座任務,幫助學生分析歷年高考試題,解讀當年高考考綱,指導高考復習方法,把脈會診高考動態。利用黑板群、櫥窗定期刊出各科學法經驗、高考熱點難點、學習心得體會,用無聲語言指導學生收集積累信息。要求各班針對學生實際,適時召開以學法指導為內容的主題班會,讓學生結合學習實際,互相交流學法經驗,取長補短,互學互用。
教育質量品牌化
民勤一中把教育質量當作學校的生命,在教育教學中,著力打造高考奧賽品牌,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品位。近幾年,民勤一中先后有17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1500余名學生被人大、南開、同濟、復旦、浙大等全國重點大學錄取,做到了“重點本科持續上升,清華北大年年不空”。
2008年,民勤一中高考再創歷史新高。文理科600分以上考生達89人,4名考生進入全省理科百杰榜,有3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181人被“211工程”、“985工程”院校錄取,865人被二本以上院校錄取,1008人被本科院校錄取,1630人被全國各類高校錄取,綜合錄取率達70.3﹪,比全省高21個百分點。
2008屆畢業生在全國高中生數理化生奧賽中,共有76人次獲得甘肅賽區三等獎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級一等獎4人,省級一等獎4人,4人獲得全國重點大學保送生資格,7人獲得08年高考加分資格,學校連續六年榮獲甘肅省“化學奧賽明星學校”稱號。學校還先后被評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示范學校、個十百千誠信建設示范單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相繼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生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