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農校校作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國家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和甘肅省農林牧漁類專業學科課程組組長單位,在近年來的發展中,積極開展了集團化辦學。2015年11月,天水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在學校掛牌成立,現有成員單位22家,其中學校9家,科研機構3家,企業10家。同時,學校還結合自身專業建設,參加了甘肅省信息技術職教集團、甘肅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甘肅省汽車行業職教集團、甘肅省資源環境職教集團等10個職教集團。
1、深化協同發展,提升服務能力
為認真貫徹落實《甘肅省教育廳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若干意見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推進集團化綜合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2016年10月甘肅現代農業職教集團一屆四次暨天水農業職教集團一屆二次會議在學校召開,大會的主題是“服務精準扶貧脫貧,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甘肅省現代農業集團理事長李敏騫教授作了《合作共贏 協同發展 開創集團化辦學新局面》的主題講話,集團成員單位代表聆聽了專家報告并考察了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進一步深化合作,提升集團服務能力奠定了基礎。

2、實踐交流總結,完善培養模式
學校不僅積極參與省級集團內所屬中高職院校積極開展的合作育人、協同發展工作,而且還帶動天水農業職教集團各成員學校,通過單招、轉段、參加職高升學考試等多種形式,圓了同學們的大學夢,成長為技能型創業人才 。一些優秀畢業生不僅順利完成學業,還考取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青海大學等重點高校的研究生,實現了由中職、高職、本科到研究生的華麗轉身。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天水農業職教集團內中職學校步入高校的畢業生達1000余人,為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天水師范學院、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輸送了大量合格人才。學校作為天水農業職教集團代表,在全省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會議上,作了題為《關于進一步推進我省中高職貫通工作的思考》的發言,介紹了天水農業職業教育集團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的現狀、存在問題及思考,在深化推進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中進行了多方位探索實踐,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3、依托集團資源,實現開發共享
依托學校涉農專業開放型共享實訓基地,為秦安郭嘉農中、秦安古城農中、甘谷金山農中、麥積職專等7所縣級職校提供學生實訓、師資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提升等服務,對全市涉農專業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實訓基地已連續承辦了6屆天水市中職學校學生農林牧漁類技能大賽,設立種子質量檢測、藝術插花、農機維修、園林植物修剪4個比賽項目,積極為區域中職學校師生提供服務。累計參賽學生達2500多人。近兩年獲得市級一等獎136人,二等獎234人,三等獎345人。特別是藝術插花、種子質量檢測、農機維修3個項目成績尤為突出,在省級技能大賽中獲獎率達到96.3%,全面展示了我市農業職業教育辦學成果和師生風采,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增強了農業職業教育吸引力。為配合清水縣精準扶貧開發,集團成員單位積極開展了焊工、果樹工、家政服務員、電子儀器儀表裝配工4個初級工種共1457人的技能鑒定和果樹工、汽車維修工、車工、電子儀器儀表裝配工等7個中級工種共744人的技能鑒定工作,推動了區域農業職業教育的發展。
(四)開展科研培訓,實現集團提升
2016年,集團與省農科院一起成功舉辦了隴東南片區小麥品種觀摩會。積極開展科研活動,共選報軟科學課題10個,研究性課題4個,蘭天34號、35號兩個冬小麥新品種通過了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驗收審定。《抗條銹、抗白粉、豐產小麥品種蘭天30號育成及推廣》項目獲甘肅省農林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與市委組織部等部門和清水縣委縣政府合作,成功舉辦了林果種植、蔬菜種植、中藥材種植、畜牧養殖、電子商務等各類培訓班25期,培訓學員2249人(次),探索出了一套“專家講授、操作示范、案例分析、學員交流、參觀學習、總結考核”為一體的培訓模式,提升了集團服務就業創業的能力和產業發展方向轉變的能力。
(五)創辦集團刊物,搭建交流平臺
為了進一步展示集團化辦學成果,促進集團內部學術交流,加大集團宣傳力度,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教法探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招生與就業、信息發布等領域的研究,展現企業文化和校園風采,經天水市文化文物旅游局批準,集團創建了由天水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天水農業學校主辦的市級期刊《天水農業職教》,組建了由集團各理事單位法人代表為委員的編輯委員會,設置了刊首寄語、職教經緯、學術科普、教育教學、 典型案例等版塊。《天水農業職教》的成功創刊,標志著天水農業職業教育集團發展邁上了新征程,為進一步豐富集團發展內涵、提升集團發展實力、助推天水脫貧攻堅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