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樹人變護林人 采伐區成旅游區
本報隴南訊(記者王宇興)隴南市認真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全市森林管護面積已由1998年的1013.7萬畝增加到1177.11萬畝,凈增163.41萬畝,木材蓄積量由停采前的2264.2萬立方米增加到2871.6萬立方米,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
隴南市是天保工程實施的重點區域。天保工程實施以來,全市建立了3個護林聯防隊,156個護林哨卡和11個木材檢查站,22個?望臺,使全區從事森林資源管護的人數達到1.24萬人,其中專業人員達到了1800多人,形成山頭有?望臺,溝口有管護站,要道有檢查站,林區公路沿線有防護圍欄的點線縱橫交錯的天然林保護工程網絡體系。與此同時,林區管護人員不斷加大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據統計,近年來,當地林業公安和管護人員先后依法查處各類林政案件238起,林政處罰304人,沒收木材560立方米,有力震懾了犯罪,教育了群眾。
在加強森林資源管護的同時,隴南市還多方籌措資金,不斷加快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設步伐。近6年來,全區先后完成封山育林57萬畝,實施飛播造林10.74萬畝,過去很多水土流失嚴重的采伐區變成了生態區、旅游區,逐步消失的金絲猴、大熊貓、羚牛等珍稀動物出現了成倍增長的勢頭。目前,全市已建立雞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岷江大河壩、文縣天池兩個省級森林公園,建立了文縣尖山大熊貓及其生態自然保護區、兩當縣靈官峽白皮松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武都區金絲猴自然保護區、徽縣二、三灘及西禮香山等8個自然保護區,促進了當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